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东林寺》
《游东林寺》全文
明 / 江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天竺三到东林始一游。

匡庐改色莲社已成丘。

山雨千溪涨,松风六月秋。

奇观恐难再,诗为野僧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改色(gǎi sè)的意思:改变颜色或者改变态度、立场。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奇观(qí guān)的意思:指罕见、不可思议的景象或事物。

三到(sān dào)的意思:表示事物达到某一程度或状态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江源对东林寺的游览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天竺曾三到,东林始一游”,表明诗人多次造访天竺,而东林寺则是他首次探访,表达了对新发现之地的兴奋与好奇。接着,“匡庐不改色,莲社已成丘”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东林寺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相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随后,“山雨千溪涨,松风六月秋”描绘了东林寺周围山雨初歇、溪水涨满、松涛阵阵、六月如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最后,“奇观恐难再,诗为野僧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与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美景难再的感慨,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份情感永久地留存下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时空流转中的永恒主题。

作者介绍

江源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猜你喜欢

步蟾宫

未开大如木犀蕊。开后是、梅花小底。

翛然只欲住山林,肯容易、结根城市。

叶儿又与冬青比。算何止、香闻七里。

不因山谷品题来,谁知道、是水仙兄弟。

(0)

戏答王通一

底事重来淮上村,九关难上阻司阍。

短衣他日欲射虎,堂印何时看倒盆。

花著襟裾无定力,雪侵须鬓有愁根。

天河且挽洗疮疥,若问甲兵君莫论。

(0)

忆王履方

江头今日少风埃,时有閒云出断崖。

入网河豚来近市,争巢野鹊堕空阶。

偶行芳草得佳句,不见故人无好怀。

愁送客帆西去尽,日随潮水到秦淮。

(0)

卜焕之求双竹

结屋清江上,怜君雅趣深。

自移双竹种,分得半檐阴。

特立夷齐节,相看管鲍心。

祇应风雨夜,听此两龙吟。

(0)

西湖游上人相访于白沙翌日如金山求诗·其二

宗师贪寂灭,祖道益衰迟。

只有青山色,相逢似旧时。

(0)

同黄吟隐湖上散步

暖翻鸭顶一川晴,喜共长堤缓辔行。

落尽繁红春结局,传来太白酒寻盟。

人于冷淡交偏好,句向萧闲吟倍清。

鹈鴂一声林外唤,短篷归带夕阳明。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