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蚌胎(bàng tāi)的意思:指两个蚌壳合在一起,比喻两个人或事物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大去(dà qù)的意思:指离开、远离某地或某种状态。
琥珀(hǔ pò)的意思:指琥珀这种宝石,比喻珍贵宝贝或珍贵的事物。
求道(qiú dào)的意思:追求真理、追寻道路或道义。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舍生(shě shēng)的意思:舍弃生命,不顾生死。
实语(shí yǔ)的意思:
(1).佛教语。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金刚经·离相寂灭分》:“ 如来 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誑语者、不异语者。”《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假设虚施皆不用,言言实语唱将来。”
(2).犹实话。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夷助剿》:“该酋已吐实语,谓剿贼本 中国 应办之事。”小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或某个环境中有一定的能力或经验,但是在其他方面或其他环境中却显得不够成熟或不够有能力。
新桂(xīn guì)的意思:指新晋的才子或新秀。
真实(zhēn shí)的意思:真实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
针锋(zhēn fēng)的意思:形容言辞尖锐、刻薄,用来形容人的辞言锋利,直指问题的本质。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为《题僧壁》。从内容上看,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修行者的赞美与自我修炼之志。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僧侣为了追寻佛道,不惜牺牲生命、剜肉作愿的坚定信念和不凡举动。
"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僧侣修行的伟大与微妙,即使是极其细小的事物,也能显现出他们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修为。
接下来的两句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用了两个生动形象,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以及对于时间流转中事物成长变化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 "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信仰真挚不渝以及对生命轮回的超脱态度。这里的“一楼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永恒,也代表了心灵深处的一种召唤。
总体来看,李商隐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于佛教僧侣修行精神的赞赏,以及对生命、信仰和时间深刻理解。他的文字既富有意象,又蕴含哲理,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深邃思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正月二十日里中皆以桃枝插门贵贱童稚亦皆以桃叶为佩曰禁鬼也西园公鼓掌人与鬼何辩鬼不害人禁之何为夫害人者人而鬼耳庸可禁耶时街头有青衣桃叶者歌莫禁鬼鬼闻而大笑之亦歌先禁人以答之西园公闻而并录焉莫禁鬼四章·其三
莫禁鬼,鬼与人相熟,可惜朱符与黄箓。
饶汝千重铁作门,惟有高明方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