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赋不妨排贾谊,谤诗遂至劾陶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卑谦(bēi qiān)的意思:谦虚谨慎,不自高自大。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常因(cháng yīn)的意思:指经常因为同一个原因而产生某种结果或情况。
胆力(dǎn lì)的意思:指人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国风(guó fēng)的意思:国家的风格和气质,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风貌。
后学(hòu xué)的意思:指在学习、研究某一领域时,能够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发展。
贱隶(jiàn lì)的意思:指低贱的奴隶或仆人。也用来形容地位卑微、受人欺辱的人。
取人(qǔ rén)的意思:指通过选取合适的人才或者利用某人的能力来达到某种目的。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小夫(xiǎo fū)的意思:指普通人或平凡的人。
议论(yì lùn)的意思:
◎ 议论 yìlùn
[comment;disu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
◎ 议论 yìlùn
[remark]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自牧(zì mù)的意思:自己养育、自己管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圣贤》。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与后学才子之间态度和才能差异的观察与感慨。
"圣贤自牧极卑谦,后学才高胆力兼。"
这两句描绘了古代圣贤谦逊至极,对自己的修养毫无骄傲,而后来的学者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勇气和力量并存,形成鲜明对比。
"悔赋不妨排贾谊,谤诗遂至劾陶潜。"
这里指的是古人对于作品的批评往往毫不留情,即便是像贾谊、陶渊明这样的文学大家也不例外。诗人通过这一点,表现了对后世评论严苛的无奈。
"取人最忌规模狭,绝物常因议论严。"
这两句强调在评价人物或事物时,最需要警惕的是视野狭窄和标准过于严格,这种偏见往往导致错误的评断。
"君看国风三百首,小夫贱隶采何嫌。"
最后,诗人提到《国风》这部收录古代诗歌的作品,共计三百首,然后自谦地称自己为“小夫”,并表达了对于自己的选诗标准和能力是否有所不足的疑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圣贤与后学、批评与自我反省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诗歌评价的深刻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相和歌辞·婕妤怨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沁园春 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裴回,西得诸侯棹锦水。
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