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封(dōng fēng)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居乐业。
官立(guān lì)的意思:由官方立案,具备正式身份或官方认可。
海畔(hǎi pàn)的意思:指海边、海滨。
华盖(huá gài)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帐幕或帐篷,也形容权势显赫的人物。
金策(jīn cè)的意思:指高明的计策或妙策。
刻石(kè shí)的意思:形容言行坚定不移,像刻在石头上一样不可改变。
秘书(mì shū)的意思:指具备机密、管理、协调等工作能力的人员。
冥升(míng shēng)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地位、能力、名声等在一夜之间迅速提升。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丘陵(qiū líng)的意思:指地势起伏,有连绵的小山丘。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玉绳(yù shéng)的意思:指美好而珍贵的友谊或亲情。
载记(zǎi jì)的意思:载:装载;记:记载。指把事实真相载入史册,使后人知晓。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祖龙(zǔ lóng)的意思:祖龙指的是祖先的龙,比喻非常伟大、威严的人物或事物。
七十二(qī shí èr)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量繁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泰山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感慨。首句“海畔山名泰”,以“海畔”起笔,引出泰山这一雄伟的自然景观,点明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接着,“东封自昔曾”一句,暗示泰山在古代曾多次作为帝王封禅之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三千馀载记,七十二回登”两句,将时间与次数相结合,展现了泰山作为封禅圣地的悠久历史和频繁的帝王登临活动,体现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接下来,“冕辂陈金策,衣冠迫玉绳”描绘了古代帝王封禅时的庄严仪式,通过服饰、车驾、策略等细节,展现出封禅活动的隆重与神圣。
“秘书留岁月,立视俯丘陵”则从历史的角度,强调了泰山作为记录历史变迁的象征,不仅见证了无数帝王的登临,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最后,“华盖行中阪,松官立几层”描绘了登山途中的景色,华盖象征着高耸的山峰,松树则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命力的赞颂。
“祖龙空刻石,千载笑冥升”则是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慨,借秦始皇刻石之事,表达了对权力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槃。
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
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
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其一
初侯不能六尺长,少日结交皆老苍。
势利不可更炎凉,解缨从我濯沧浪。
与君论心松柏香,何为独忆卢泉之上多绿杨。
卢泉如练照秋阳,泉上之人犹谤伤。
此邦虽陋有佳士,勿厌风沙吹茫茫。
愿君不负上池水,囊中探丸起人死。
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
少年迷翰墨,无异虫蠹木。
诸生程艺文,承诏当品目。
床敷设箱篚,赋纳忽数束。
变名混甲乙,誊写失句读。
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
钩深思嘉鱼,攻璞愿良玉。
谈天用一律,呻讯压重复。
丝布涩难缝,快意忽破竹。
圣言裨曲学,割衮缀邪幅。
注金无全巧,窃发或中鹄。
翟公辟廱老,薪槱茂棫朴。
御史威降霜,行私不容粟。
吏部提英鉴,片善蒙采录。
博士刈其楚,铨量颇三复。
因人享成事,贱子真碌碌。
次韵师厚五月十六日视田悼李彦深
南雁传尺素,飞来卧龙城。
颇知高卧久,忽作田野行。
湛湛陂水满,欣欣原草荣。
日华丽山川,秀色夺目精。
对酒不满怀,揽物有馀清。
念昔读书客,远人遗世情。
南亩道观饷,西郊留劝耕。
共游如昨日,笑语绝平生。
此士今已矣,宾筵无老成。
犹倚谢安石,深心抚嫠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