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经门下省,应识殿中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宠光(chǒng guāng)的意思:形容某人备受宠爱或受到特殊待遇。
垂裳(chuí cháng)的意思:指妇女垂下裙子,表示谦恭、恭敬的样子。
大常(dà cháng)的意思:指大事常常发生,大规模的事件经常发生。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多宠(duō chǒng)的意思:多次受到宠爱或关怀。
凤池(fèng chí)的意思:指人才辈出,杰出人物聚集之处。
甘棠(gān táng)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也指美好的团聚或相聚。
会明(huì míng)的意思:明白事理,有见识。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奇彩(qí cǎi)的意思:形容色彩绚丽多样,奇特而美丽。
视草(shì cǎo)的意思:对待事物漫不经心、不重视。
行视(xíng shì)的意思:行动时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
玉帛(yù bó)的意思:指珍贵的礼物,也用来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制锦(zhì jǐn)的意思:制作精美的锦缎。
门下省(mén xià shěng)的意思:指在某人门下学习或拜师学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朝廷官员入觐的情景,充满了庄重与尊贵的氛围。首句“玉帛会明堂”,以“玉帛”象征礼仪之隆重,“明堂”则为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展现出入觐仪式的庄严。接着“丹青入大常”,以“丹青”比喻入觐者的服饰或仪容,与“大常”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盛大与隆重。
“重经门下省,应识殿中香”,诗人通过“门下省”和“殿中香”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入觐者经过层层官署,最终抵达皇宫的场景,也暗示了宫廷内独特的香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尊贵的氛围。这里的“识”字,既表达了对香气的感知,也暗含了对权力与威严的敬畏。
“制锦怜奇彩,垂裳多宠光”,这两句转而从入觐者的角度出发,以“制锦”和“垂裳”来比喻官员的服饰,其中“怜奇彩”和“多宠光”则表达了对官员身份和地位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权力与荣耀的向往。
最后两句“凤池行视草,螺渚有甘棠”,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凤池”原指凤凰栖息的池塘,这里借指朝廷或皇宫;“视草”则是指起草诏书,显示了官员的重要职责;“螺渚”和“甘棠”则分别代表了地方官员的治理成果和百姓的爱戴,以此表达了对官员政绩的肯定和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入觐仪式的细腻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运用,不仅展现了古代官场的等级森严和礼仪繁复,也蕴含了对官员才能与品德的期待与赞赏,以及对国家治理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贾岛
秦楼吟苦夜,南望只悲君。
一宦终遐徼,千山隔旅坟。
恨声流蜀魄,冤气入湘云。
无限风骚句,时来日夜闻。
送友人之峡
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
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
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
慧山寺肄业送怀坦上人
流水何山分,浮云空中遇。
我生无根株,聚散亦难固。
忆昨斗龙春,岩栖侣高步。
清怀去羁束,幽境无滓污。
日落九峰明,烟生万华暮。
兹欢未云隔,前笑倏已故。
四时难信留,百草换霜露。
离襟一成解,怅抱将何谕。
惊泉有馀哀,永日谁与度。
缅思孤帆影,再往重江路。
去去忽悽悲,因风暂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