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与(cháng yǔ)的意思:经常在一起;经常配合
佛性(fó xìng)的意思:佛性是指人们内在的慈悲、智慧和平静的本性,也是追求解脱和觉悟的精神境界。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六情(liù qíng)的意思:指人在感情方面的六种状态或情感表达。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妻子(qī zi)的意思:指已婚女子,与丈夫共同生活并相互扶持的女性。
荣名(róng míng)的意思:指荣誉的名声或光荣的称号。
三途(sān tú)的意思:指人死后灵魂的三条去路,分别是往生极乐世界、转世投胎和堕入地狱。
心性(xī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的品质和性格。
研心(yán xīn)的意思:用心研究、专心钻研。
游荡(yóu dàng)的意思:指四处漫无目的地闲逛、徘徊。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大丈夫(dà zhàng fu)的意思:指有男子气概、胸怀坦荡、有担当的男人。
-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回波乐(其三十二)》。诗中以“大丈夫”开篇,引出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人提出,对于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来说,不应仅仅追求世俗的荣誉名声,而应超越这些表面的成就,关注内在的精神世界。
“荣名何足舍,妻子士如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他认为,名誉和家庭并非人生的全部,不应成为唯一追求的目标。真正的满足和幸福,应当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接下来,“法忍先将三毒共,佛性一常与六情俱。”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精神修养的重要性。三毒指的是贪、嗔、痴三种负面情绪,佛性则是指内在的慈悲与智慧。诗人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克服这些负面情绪,实现内心的和谐与清净。同时,佛性与人的六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相融合,意味着精神的成长与情感的成熟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但信研心性妙宝,何烦衣外觅明珠。”这两句总结了诗的主题。诗人强调,真正的宝藏在于内心,通过深入探索自己的心灵,可以获得无比珍贵的智慧与平和。外在的物质追求,如明珠般的珍宝,反而显得微不足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王梵志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成长的强烈呼吁。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从而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老君本生经颂一章
众生之本际,寂然无起灭。
弱丧迷其根,自与真源别。
妄作善恶缘,祸福报无绝。
欲得苦海倾,当使爱河竭。
守一固专柔,持此无疵缺。
正智通群有,妙慧摧诸结。
万行混同归,三乘泯殊辙。
真静离尘垢,清凉无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