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阳书事·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纷若(fēn r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众多。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鸡骨(jī gǔ)的意思:指鸡骨头,比喻微小的事物或琐碎的事情。
茧栗(jiǎn lì)的意思:比喻一个人心胸狭窄,不愿意接纳外来的事物或思想。
骆越(luò yuè)的意思:形容行走时轻松自如,毫不费力。
觞酌(shāng zhuó)的意思:觞指酒杯,酌指斟酒。觞酌比喻举杯祝酒或宴饮。
呻吟(shēn yín)的意思:指痛苦或不满时发出的低声呻吟声,也可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感。
史巫(shǐ wū)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变化快速、多变、无常。
束带(shù dài)的意思:束带是指古代妇女用来束腰的带子,比喻约束或限制。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勿药(wù yào)的意思:不要吃药,指不要轻易使用药物。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 注释
- 骆越:古代南方的一个民族。
疾:疾病。
勿药:不用药物治疗。
束带:整饰衣冠。
祀房:祭祀的房屋或神庙。
史巫:古代负责记录和祭祀的巫师。
弦歌:弹奏乐器唱歌。
荐:献上。
茧栗:蚕丝和谷物,象征祭品。
奴士:指奴隶和士人。
洽觞酌:畅饮。
呻吟:病人痛苦的叫声。
未央:未尽,持续不断。
鸡骨灼:古人认为烧鸡骨可以占卜吉凶。
- 翻译
- 骆越的风俗与众不同,生病了都不用药治疗。
人们穿戴整齐前往祭祀场所,巫医们忙碌地进行各种仪式。
音乐和歌声中献上蚕丝和谷物,奴仆和士人畅饮共酌。
病人的呻吟声还未停歇,又点燃鸡骨进行占卜祈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骆越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当人们生病时,并不依赖药物治疗,而是通过祭祀神灵和巫师来寻求帮助。他们身着整齐,聚集在祭祀场所,伴随着音乐和祈祷,献上蚕丝和谷物作为祭品。奴仆和士人也参与其中,举杯共饮。病患们痛苦地呻吟着,祈求仪式能带来缓解,甚至尝试烧煮鸡骨以求神明赐福。整个场景充满了原始而神秘的信仰色彩,展现了骆越地区独特的民间信仰习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