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三》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偈颂

心驰即摄来,寂然住正念。

譬如分身集,全身出现

生佛识精聚,灭佛游魂变。

分坐宝塔中,贰法君试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塔(bǎo tǎ)的意思:宝塔是指古代寺庙或宫殿中的高塔,也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博大的智慧。

出现(chū xià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现象在时间、空间上显露、呈现出来。

分身(fēn shēn)的意思:分身指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具有多个身体。

寂然(jì rán)的意思:寂静无声,没有声音。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全身(quán shēn)的意思:指整个身体或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活动或事情中去。

生佛(shēng fó)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慈善,如同佛陀一样慈悲善良。

游魂(yóu hún)的意思:指离开尸体的灵魂在世间游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以“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为背景,采用“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的形式,展现了对佛法深邃的理解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心驰即摄来,寂然住正念”,表达了内心的专注与平静,如同将心灵的马匹引导至正确的轨道上,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正念。接着,“譬如分身集,全身方出现”,通过分身集中的比喻,暗示了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在禅修中达到身心合一的重要性。

“生佛识精聚,灭佛游魂变”,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生命与觉悟的关系,认为众生(生)与佛陀(佛)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通过精进的修行(识精聚),可以超越生死的束缚,实现灵魂的转化(游魂变)。这体现了佛教中关于解脱与成佛的追求。

最后,“分坐宝塔中,贰法君试辨”,则以宝塔作为象征,暗示了修行者在佛法的指引下,如同身处宝塔之中,能够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贰法),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辨析。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深刻探讨,展现了释德洪对于佛法的独到见解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游龙岩

渡水探龙窟,云深隐翠微。

寒松老已化,卧石怪将飞。

客到茶烟起,僧閒花雨稀。

望怜城郭近,人事笑皆非。

(0)

送翰周得开字

西风吹别馆,相送此徘徊。

衰柳经霜落,离筵带月开。

酒阑愁客去,雁过拟书来。

春色江乡好,烦君寄早梅。

(0)

鸳鸯湖棹歌三首·其二

勤王子弟秀州多,路接临平百里河。

旧是蕲王驻师地,罗裳锦伞夜深过。

(0)

望若耶溪

苧萝山下若耶滨,越女如花貌胜春。

一自五湖烟棹去,月明江上有荒津。

(0)

感署中柳

垂来舞袖已蹁跹,因忆青青长客边。

几树笼烟斜月夜,半帘卧阁夕阳天。

归思久逐陶潜赋,老去空怀张绪年。

今日春城憔悴甚,何当葱茜日三眠。

(0)

张丽华临妆池

佳人惜影厌青铜,妆罢独来临水整。

回波两两自相怜,流入脂香杂丝荇。

敌兵压寝碎红颜,鸳鸯乍死清波冷。

娇面风来影已枯,一片寒烟萦断梗。

亡陈岂独色所为,泉咽声声怨高颎。

君声玉树声未销,马上已歌清夜永。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