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十九》
《己亥杂诗·其十九》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大同(dà tóng)的意思:大同指的是人们心灵相通,团结和谐的理想状态。

疗饥(liáo jī)的意思:解决饥饿问题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入化(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因受到某种外力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

山藷(shān zh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价值被埋没或被忽视。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无内(wú nèi)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没有胸襟和气量。形容心机深沉、不仗义的人。

先见(xiān jiàn)的意思:预见未来,具有预知能力。

絮棉(xù mián)的意思:比喻言辞空洞,不切实际。

一任(yī rèn)的意思:指担任一职位或一任期。

转输(zhuǎn shū)的意思:指转移、传递信息或物品。

鉴赏

这首诗《己亥杂诗(其十九)》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与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絮棉吹入化春衣”,以“絮棉”比喻社会变革中的新思想、新事物,如同春风化雨般悄然渗透,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暗示了社会进步的力量。这里的“化春衣”既指新思想的普及,也暗含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如同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次句“渡海山藷足疗饥”,“渡海山藷”象征着远涉重洋、翻山越岭的艰难探索,这里用来比喻寻求解决民生问题的努力。通过“足疗饥”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改善民众生活条件的深切愿望,以及对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满足基本需求的乐观态度。

后两句“一任转输无内外,物情先见大同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社会资源的流动与分配应当是公平、畅通的,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进步。“物情先见大同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即一个物质丰富、社会公正、人民幸福的大同世界。这两句诗体现了黄遵宪对于社会改革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人类共同福祉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变革、民生问题及未来理想社会的描绘,展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深沉思考和热切期盼。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望夫石

一别夫君几暮朝,山花堕髻不妆翘。

眼随斜日应难落,骨立荒江未肯销。

梦里天鸡霜渺渺,耳边山鬼雨潇潇。

业身定是灵妃化,越水湘烟对寂寥。

(0)

过张文穆公墓

嵯峨荒土乱堆云,传是前朝学士坟。

泉石清标存别业,风流豪思见遗文。

竹鸡带雨啼春草,石兽和烟卧夕曛。

纵有枇杷生满树,何人载酒吊吟魂。

(0)

石门故垒

古塞千年尚有基,断碑残石草离离。

风烟不散英雄气,犹似吴兵百战时。

(0)

四时词二首·其二夏

水碧湘筠浪织成,粉蓝轻縠小惟屏。

侍儿生怪风吹梦,故傍床头落剪声。

(0)

秋夜吟

兰灯吐花缀金粟,深屋娇娘列燕玉。

欢催白日饮清宵,醉拨银筝度新曲。

冰壶压水秋迟迟,竖儒翻书双眼眵。

酸风如箭射絺绤,促织唧唧鸣声悲。

(0)

琅琊台次编修吴巢松师原韵

白帝东封后,曾驱万乘来。

千秋余片土,七国此层台。

颂德碑空谷,坑儒事可哀。

歌风思猛士,云气望中开。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