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陇力或疲,父时抚我憩。
感彼夜鸟啼,衔哀泪频坠。
不遑(bù huáng)的意思:不可与之相比或媲美。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从父(cóng fù)的意思:从父意为跟随父亲,表示子女遵从父亲的指示或意见。
登陇(dēng lǒng)的意思:指登上陇山,比喻功名、地位等上升到很高的位置。
父兄(fù xiōng)的意思:指父亲和兄长,也泛指长辈或上级。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果饵(guǒ ěr)的意思:用诱饵引诱别人,比喻用计谋或手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母子(mǔ zǐ)的意思:指母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也用来形容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涉江(shè jiāng)的意思:涉足江水,比喻冒险或涉险。
双亲(shuāng qīn)的意思:指父母双亲。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衔哀(xián āi)的意思:指承担悲伤或哀痛的责任或任务。
先期(xiān qī)的意思:事先;提前
衣裾(yī jū)的意思:衣服的下摆。
婴孩(yīng hái)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或者新生的婴儿。
远迈(yuǎn mài)的意思:超越、超过
追远(zhuī yuǎn)的意思:寻找远古的事物或者古代的人物,以便学习和受益。
族人(zú rén)的意思:指同一民族的人。
祖尚(zǔ shàng)的意思:尊敬和追求祖先的美德和行为
从父兄(cóng fù xiōng)的意思:指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的情谊。
尚书郎(shàng shū lá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名,尚书省中的职位,也泛指高级官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清明述怀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童年时期与家人共度清明节的情景,以及成年后因远离家乡,无法亲自祭扫先人的遗憾之情。
首句“忆我婴孩日,及兹春雨际”,诗人回忆起自己还是孩童时,在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与家人一同前往祖先的墓地祭祀的情景。接着,“我祖尚书郎,江乡有遗隧”两句,点明了家族的历史背景和祖先的职位,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族人重追远,每岁集坟次”描述了家族成员每年都会聚集在祖先墓前,追思先人的场景。“我从父兄后,先期理去枻”则表明诗人跟随父亲和兄长的脚步,提前准备祭祀所需的物品。
“父为缉衣裾,母为治果饵”描绘了父母在祭祀前忙碌的身影,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登陇力或疲,父时抚我憩”表现了父亲在劳作之余,给予孩子关怀和休息的温馨画面。
“事毕涉江还,母子欢相慰”写出了祭祀活动结束后,全家人团聚的喜悦和安慰。“去此几何时,双亲淹然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父母离世的感慨。
最后,“而我复远迈,不遑肃祀事”抒发了诗人因远离故乡,无法亲自祭扫先人的无奈和遗憾。“渺渺松楸围,怜有归梦至”则以松树和楸树环绕的墓地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故土和先人的思念之情。“感彼夜鸟啼,衔哀泪频坠”以夜鸟的啼声和诗人的眼泪,进一步强化了哀思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文化内涵。
茶陵水似沧浪清,我行征骖登小亭。
孔圣去矣不可见,野人有歌谁复听。
孟子能推孔圣心,寥寥斯意有谁寻。
中原可惜无人问,此日聊为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