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鹤轩夜坐》
《梦鹤轩夜坐》全文
清 / 缪公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幽斋独坐融融弄影檐花簌簌红。

树密恰容窗纳月,帘疏不碍当风

心涵静契神俱寂,思入虚灵念欲空。

何处更寻仙境界,此身今在玉壶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檐花(yán huā)的意思:指房檐上的花朵,形容房屋装饰华丽。

当风(dāng fēng)的意思:面对困难或逆境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境界(jìng jiè)的意思:境界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水平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弄影(nòng yǐng)的意思:指人在心理上或行为上玩弄别人,使其受到影响或困扰。

融融(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和谐统一,融洽和睦。

簌簌(sù sù)的意思:形容声音细小、连续的样子。

仙境(xiān jìng)的意思:指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就像仙人居住的地方一样。

虚灵(x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或思想空虚,没有实质内容。

玉壶(yù hú)的意思:指美酒。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境地。

坐夜(zuò yè)的意思:通宵工作或学习到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坐在幽静书房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室内外景物的和谐与宁静。首联“幽斋独坐夜融融,弄影檐花簌簌红”以“幽斋”点明环境的静谧,夜晚的温暖与檐下花瓣轻轻摇曳的声响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生动的画面感。颔联“树密恰容窗纳月,帘疏不碍座当风”进一步描绘了室外的月光透过密叶洒入室内,以及微风穿帘而过的情景,表现了自然与室内空间的巧妙融合。颈联“心涵静契神俱寂,思入虚灵念欲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通过“静契”、“虚灵”等词语,展现了心灵与外界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尾联“何处更寻仙境界,此身今在玉壶中”以“仙境界”象征理想中的纯净与超凡,诗人自问何处能寻得如此境界,最终发现此刻自己就置身于这样的“玉壶”之中,即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缪公恩
朝代:清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猜你喜欢

夜雨达旦枕上作

夜雨不复止,寒声晓仍酣。

悬知变平陆,天水相溶涵。

今年春雨多,既失麦与蚕。

五种殊未入,此雨宁可堪。

日者诸大将,幕府开潭潭。

连营跨淮楚,仰食江以南。

郡县脱兵火,百城无二三。

何以供厞屦,坐贻有司惭。

是事姑且置,我穷谁共谈。

有茅两三椽,往往如漏篮。

中夜屡起卧,吾寝安得甘。

昼止方稍稍,暮作还毵毵。

了无山鞠穷,何由禦烟岚。

有躬不暇阅,忧心顾如惔。

何当烦雨师,驱车反龙骖。

一饱庶可期,寒饿少已谙。

小人无远虑,口腹空馋贪。

(0)

上巳日雨中小集

老去伤春头绪多,花前不醉奈渠何。

重来倦客还脩禊,已去蕃兵却渡河。

薄酒为人浇磈礧,恶风将雨作么魔。

世闲何事非陈迹,莫谩相逢说永和。

(0)

张载杨示元道州诗卷罗仲共有诗在卷尾次其韵

吾道嗟牢落,斯文得主盟。

马从西极到,凤入九霄鸣。

翰墨推前辈,篇章集大成。

向来侯叔喜,何得有新声。

(0)

小儿渍蜜雪见饷用前韵

黄蜜香和糁径尘,紫兰儿饷白头人。

谁知茅屋三冬雪,中有蜂房一掬春。

(0)

正月十五日同圆明老师渡溪西雨作不可回三绝·其一

伴师同拄一枝藤,野岸凌兢踏断冰。

老去莫辜元夜眼,试凭江阁看渔灯。

(0)

送舜卿游建昌

并门当日倚长城,笑遣妖凶卷旆旌。

江上长鲸知巳灭,草中封豕不劳平。

十年当念疮痍苦,此日宁论战伐名。

虎帐夜谈资婉画,为言奇策是休兵。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