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登太行岭,北望清凉山。
祝君如此草,为民已痌瘝。
念当勤致此,莫作河东悭。
冰颜(bīng yán)的意思:指人的面容冷漠、无情,没有表情。
堕指(duò zhǐ)的意思:指责、批评。
河东(hé dōng)的意思:指被人遗忘或忽视的地方或人物。
空浮(kōng fú)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虚浮、没有实质内容。
茅菅(máo jiān)的意思:指简陋、贫苦的生活环境。
晴空(qí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晴朗无云的状态,也比喻事情的进展顺利,没有阻碍。
卿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亲近的朋友或亲人。
虬髯(qiú rán)的意思:指长而曲折的胡须,也用来形容长而盘曲的山脉或河流。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人寰(rén huán)的意思:指世界、人间。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神草(shén cǎo)的意思:指非常珍贵、难得的东西或人才。
眼花(yǎn huā)的意思:指眼睛看东西时发生视觉模糊或眩晕的情况。也用来形容看得过多或过快而感到眼睛不舒服。
岩石(yán shí)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事物或人。
腰脚(yāo jiǎ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体力和精力状态,也指事物的基础和根本。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指似(zhǐ sì)的意思:指:指点;似:像。形容人的姿态、动作像是在指点。
《送张天锡赴山中》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张天锡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练。
“西登太行岭,北望清凉山。”开篇两句已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通过登临高处、眺望远方的动作,表达了对清净之地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太行岭”、“清凉山”,不仅是具体的地理指称,更蕴含着一种精神寄托。
“晴空浮五髻,晻霭卿云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诗人通过对白云变化的细腻描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远。这里的“五髻”和“卿云”,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景,也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心境。
“馀光入岩石,神草出茅菅。”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之中更为细微的地方,描述了阳光透过岩石和草木的生长。这里的“馀光”、“神草”,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力和神秘力量的赞美。
“何人相指似,稍稍落人寰。”这两句诗,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对于世间名利、功名的超然态度。这里的“何人”,显得作者对尘世纷扰的淡漠和不屑一顾。
“能令堕指儿,虬髯茁冰颜。”诗人通过对草木生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并且希望这种力量能够影响到世间的人们,使其变得更加纯洁和坚韧。
“祝君如此草,为民已痌瘝。”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张天锡能够像这草木一样,为人民带来福祉和健康。这里的“如此草”,象征着坚韧不拔、生机勃勃的品质。
“我亦老且病,眼花腰脚顽。”诗人在此自述自己的年迈体弱,但这种身体上的衰败并没有减损他对友情和自然美的珍视。
“念当勤致此,莫作河东狄。”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友谊的珍惜,以及希望能够经常到访张天锡所在的山中之地,以共同享受那里的清净环境。这里的“河东狄”,是对不愿离开美好地方的一种比喻。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人生追求,而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哲理和情趣的山水画卷。
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
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
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
僧邻雨花地,何日再升堂。
尝读东坡诗,不可居无竹。
况此真琅玕,一一温如玉。
得非瑶池种,阿母所爱育。
一日三封植,近之谁敢触。
山僧不知贵,遣送如薪束。
坐成阮家林,色映兵厨醁。
主人何必问,抱琴来就宿。
此君不须多,潇洒数竿足。
却笑陶元亮,但采东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