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赴省(fù shěng)的意思:指前往省城或省会,特指考试或会议等正式场合前往省城。
履霜(lǚ shuāng)的意思:履行艰难的任务或冒险的行动。
散帙(sàn zhì)的意思:指解散、散开。
省郎(shěng lá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懂事守法的青年男子。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西掖(xī yè)的意思:指宫廷中的一种建筑结构,也用来形容高大宽敞的屋子。
乡物(xiāng wù)的意思:乡村的物品,指乡村的土特产或特色物品。
小酌(xiǎo zhuó)的意思:轻松地喝酒,形容喝酒不多。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幽期(yōu qī)的意思:指相思的情愫,为了等待而黯淡、寂寞的时光。
沾露(zhān lù)的意思:沾取露水,比喻得到一点好处或者享受到一些好处。
重门(zhòng mén)的意思:指重要的门户,比喻重要的地方或重要的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拜访王永叔给谏时所见所感的场景。首句“西掖重门掩”以“西掖”代指官署,通过“重门掩”营造出一种深沉、庄重的氛围。接着,“幽期赴省郎”点明了拜访的目的和身份,暗示了两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厚友谊。
“清言惟散帙,宴坐但闻香。”这两句描绘了两人在交谈中,周围只有书籍散开的声音和淡淡的香气相伴,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对话环境。这里的“清言”不仅指言语的清晰,更蕴含着思想的纯净与深刻。
“衣润微沾露,庭寒渐履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衣物上微微沾染的露水,庭院中逐渐凝结的霜花,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静谧。
“他乡物华暮,小酌兴何长。”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身处异乡,面对傍晚的景色,诗人与友人共享一杯薄酒,这份相聚的喜悦与对友情的珍惜,在“何长”二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整个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综观全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拜访过程中的景物与情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感受与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望郎回山
望郎回,望郎回,望郎不回心欲摧。
化作山头一拳石,质坚不朽心不灰。
花开花落秋复春,㷀然独立谁与邻。
夜深惟见皎皎月,雨晴只有英英云。
将心誓比云与月,云有卷舒月圆缺。
百年夫妇终古心,岂辨新离与故别。
此心炯炯天地知,山高水深终相期,郎君应有归来时。
汨罗江
鬻熊庙鬼啾啾泣,嗣王大醉无醒日。
秦虎岂无攘袂来,楚姬犹绾纤腰立。
纤腰竞借君王顾,小子为欢老夫怖。
灵宝何堪坐授人,不闻鬼恫见天怒。
天怒无如君梦梦,独醒那能偕醉众。
醒醉都难不复支,聊借江鱼收顶踵。
不散精灵哭到今,楚俗无知抛角粽。
壬午寇从六安来复破庐江尽歼老稚捕击丁壮庐舍金币焚掠殆尽堞垣践毁如平地盖从来未有之惨也纪事一首
崇祯十五年,干支在壬午。
前此流亡民,强半归故土。
渐渐辟荒田,种麦兼种黍。
四月大麦熟,秧田绿可睹。
贼从蓼六来,衔枚疾如羽。
蹂躏四野田,麦枯不得取。
人民复散亡,孤城鲜完堵。
雉堞践为隍,丁壮遭击捕。
剪发阻归路,分曹隶行伍。
间或逃归乡,官法猛如虎。
从贼尚苟延,归乡还逢怒。
贼势益滋蔓,闾阎益孤苦。
何不宽其纲,招之返农圃。
腐儒无长算,良民气莫吐。
纪此戒后人,抚循望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