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人(bǎi rén)的意思:形容人多,人群众多。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藏身(cáng shēn)的意思:隐藏身体或身份,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复还(fù huán)的意思:还回去,归还。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狂风(kuá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强大而狂暴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日见(rì jiàn)的意思:每天都见到,经常见到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祚的《秋风二首(其二)》描绘了秋季边塞的严峻景象和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诗的前两句“九月之交凌河侧,日见狂风兼霹雳”,生动地刻画了九月时节,凌河边畔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恶劣天气,暗示了战事的紧张与动荡。
接下来,“当时战死二百人,中间不得真消息”,表达了战斗的残酷,二百人生死未卜,消息难以确认,充满了悲壮和无奈的情绪。诗中“二三年少自虏回,白日藏身夜始得”描述了战俘的生活,年轻的战士们白天只能隐藏,夜晚才敢现身,流露出他们的艰辛和屈辱。
最后两句“死者何时可复还,生者易马转他国”,直接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战死者的无法回归和生者的被迫流离失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秋风为背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