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摩天岭望安南》
《摩天岭望安南》全文
明 / 邝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峻岭金邻迢遥望九真。

凤衔金汁遍,鱼戏艾花春。

火粒畲客冰绡出海人。

八蚕恶岁,何谢葛天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蚕(bā cán)的意思:形容人多势众,力量强大。

冰绡(bīng xiāo)的意思:形容纤细、轻柔、透明的样子,比喻文笔清丽、诗文华美。

出海(chū hǎi)的意思:指船只离开港口,驶向大海,也可引申为离开熟悉的环境,踏上未知的领域。

恶岁(è suì)的意思:指年景不好,年岁凶恶。形容时世艰难,社会动荡的情况。

葛天(gě tiān)的意思:指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宽广,不受局限。

海人(hǎi rén)的意思:指在海上工作或生活的人。

火粒(huǒ lì)的意思:火苗的小颗粒。形容事物微小、细碎。

金汁(jīn zhī)的意思:指黄金的汁液,比喻极其珍贵的财富。

金邻(jīn lí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待人友善。

峻岭(jùn lǐng)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山峰高耸。

畲客(shē kè)的意思:指在他乡生活的人,特指在外地打工或经商的人。

天民(tiān mín)的意思:天下人民,指全体国民。

迢遥(tiáo yáo)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无恶(wú è)的意思:没有恶意,没有坏心眼

遥望(yáo wàng)的意思:远远地看着,期待着或思念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峻岭之巅俯瞰遥远之地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远方神秘与未知的向往。首句“峻岭极金邻,迢遥望九真”以“峻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连绵不绝的山峦图景,而“金邻”则赋予了这山岭一种神圣与辉煌的气息,仿佛是连接天地的桥梁。接着,“迢遥望九真”则通过空间的距离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渴望与探索之心。

接下来的“凤衔金汁遍,鱼戏艾花春”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机勃勃展现得淋漓尽致。凤衔金汁,象征着吉祥与富贵;鱼戏艾花,描绘了春天里鱼儿在艾花丛中嬉戏的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火粒收畲客,冰绡出海人”则进一步展示了不同地域的特色与文化。火粒收畲客,可能是指畲族人民在特定时节收集火种,象征着民族的智慧与勤劳;冰绡出海人,则可能指渔民在海上捕捞冰绡(一种珍贵的丝织品),体现了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两句通过不同的场景,展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最后,“八蚕无恶岁,何谢葛天民”表达了对丰收与和平的祝愿。八蚕无恶岁,意味着蚕桑产业年年丰收,没有灾荒之年;何谢葛天民,则是对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愿景。这两句不仅是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期盼,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远方探索的渴望、对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邝露
朝代:明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猜你喜欢

东斋偶书

华发萧萧不满簪,强扶衰病著朝衫。

寒厅静似阿兰若,佳客少于优钵昙。

诗酒放怀穷亦乐,文移肆骂老难堪。

弃官若遂飘然计,不死扬州死剑南。

(0)

书怀绝句五首·其五

未驾青鸾返帝乡,三江七泽路茫茫。

看山看水无程数,渔艇为家芡作粮。

(0)

乙巳秋暮独酌四首·其二

安期与羡门,秦汉迹已陈。

不如东平公,一剑隐红尘。

醉歌题市楼,墨色粲如新。

叱吒兴风云,约束山川神。

从我者谁欤,夜渡黄鹤津。

(0)

衡门独立

春归堪笑又匆匆,水白秧青细雨濛。

溪鸟低飞画桥外,路人相值绿阴中。

宋清药券贫来积,李贺诗囊病后空。

惟有剧谈能一洗,芳尊那得故人同。

(0)

题湖边旗亭

春色初回杜若洲,佳人又典鹔鹴裘。

八千里外狂渔父,五百年前旧酒楼。

渡口远山颦翠黛,天边新月挂琼钩。

回头笑向红尘说,也有闲愁到此不。

(0)

题史院壁四首·其四

苔甃平分路,铜环半掩扉。

残芜寒不死,败叶落还飞。

责重何由塞,愁生但念归。

非无茅一把,世事苦相违。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