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都(dì dū)的意思:帝都指的是帝王的都城,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首都。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宫墙(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宫殿内的墙壁,也借指守卫险要的地方。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河间(hé jiā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难以相见或联系。
空有(kōng yǒu)的意思:拥有表面上的名义或权利,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能力。
狂言(kuáng yán)的意思:指言辞激烈,情绪激动,不拘礼节的言语表达方式。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圣规(shèng guī)的意思:指神圣的法则、准则或规范。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西汉(xī hàn)的意思:指西汉朝代,也用来形容古代的辉煌盛世。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胄监(zhòu jiān)的意思:胄监是指古代中国官员的官衔,胄监通常是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和处理纠纷的职务。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将出京留别诸明公次屠亚卿元勋先生见赠韵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离京前往远方时对朋友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胄监三年录腐儒”,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在官学中度过了三年时光,虽为“腐儒”,但内心充满对学问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接着,“宫墙仰见圣规模”一句,诗人以仰望皇宫之墙,象征着对古代圣贤治国理念的敬仰与向往。
“忙来行李轻千里”,诗人描绘了自己即将踏上长途旅程的情景,虽然路途遥远,但内心的行囊却显得轻盈,可能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紧接着,“老去烟波负五湖”一句,诗人通过“老去”与“烟波”、“五湖”的对比,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礼乐河间疑可复”,诗人对于能否恢复古代的礼仪乐章表示了疑问,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思考。“文章西汉岂终无”,则表达了对文学艺术传承不绝的信心,认为即便是在西汉这样的辉煌时期,文学艺术也并非绝迹。
最后,“襄阳此去知何补,空有狂言落帝都”两句,诗人以襄阳为例,说明自己此次离京前往远方,虽有满腔热情与抱负,但实际能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却是微不足道的。同时,“空有狂言落帝都”一句,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评价,也是对京城的深情告别,蕴含着对朋友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学问的追求,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更有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会于照水堂竟不见月和刘判官
又是人间八月秋,西风万里残暑收。
簿书汩没日复日,忽逢佳节聊举头。
开樽喜有宾僚共,准拟延月归城楼。
姮娥何事苦相恼,使我珠帘空上钩。
百年乐事能有几,兴来不惮秉烛游。
虽无月华助吟赏,须知节物不可留。
樽前莫问漏声促,且对溪山倒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