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祖(chū zǔ)的意思:指某一种事物的最初祖先或创始人。
盖世(gài shì)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人可比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莫是(mò shì)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怀疑,用于疑问句中。
奇中(qí zhòng)的意思:形容事物离奇而又中肯。
世名(shì míng)的意思:指世界闻名,名声在外。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有奇(yǒu jī)的意思:指有特殊的才能或能力,与众不同。
中语(zhōng yǔ)的意思:指言辞中的核心意义,也可以理解为语言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醉翁(zuì wēng)的意思:形容人生态度淡泊,不受外界纷扰的境界。
- 注释
- 耳:耳朵。
白:洁白。
无:没有。
盖世:显赫的。
名:名声。
眼:眼睛。
碧:碧绿。
有:藏着。
奇:奇特。
中:内在。
语:语言。
老夫:我这老夫。
定:肯定。
非:不是。
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指不以饮酒为乐的人)。
斯人:此人。
莫:恐怕不。
是:是。
初祖:开派始祖。
- 翻译
- 耳朵洁白没有世间显赫的名声,眼睛碧绿藏着奇特的语言。
我这老夫肯定不是醉翁,这个人恐怕也不是开派始祖。
- 鉴赏
这首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刘克庄所作,名为《赠碧眼相士六言二首(其一)》。这是一首极具个人色彩的短诗,它通过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某位碧眼相士的赞赏和困惑。
"耳白无盖世名"一句,直接点出了碧眼相士在当时已享有盛名,但“耳白”指的是耳朵旁边的头发,常用来形容年老,这里可能暗示着作者对这位相士年龄与其能力不符的感慨。
"眼碧有奇中语"则进一步描绘了碧眼相士的特点——他的眼睛呈现出一种非同寻常的碧色,且这种颜色似乎蕴含着某种特别的智慧或是看待事物的独到方式。
接下来的两句“老夫定非醉翁,斯人莫是初祖”则是作者自称为“老夫”,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碧眼相士身份的疑惑。这里的“醉翁”可能指的是古代隐逸之士,他们往往在山林间饮酒以忘世事,故被称为“醉翁”。而“初祖”则意味着最早的祖先。作者通过这样的反问,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也让读者对于碧眼相士的来历产生更多遐想。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神秘感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对于这位碧眼相士既敬佩又感到迷茫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王禹卿泛舟至平山堂即送其之临安府
往年与子游扬州,红蕖尽落陂塘秋。
秋风吹江上,海月照见苍烟吹笛之孤舟。
形骸放浪各无累,钓竿只欲垂沧洲。
君后文辞动天子,起家簪笔承明里。
我复逢君向凤城,对把清尊思故里。
春日辞君返乡县,江草江花不相见。
何意昨宵明月来,重照扬州故人面。
一麾出守未须嫌,且泛江南水如练。
江南水暖扬州城,亭阁半空弦管声。
垂杨一棹千丝轻。
船窗玉面歌童出,捧手迎君如有情。
锦帆画舸竞朝渡,翠袖红妆看晚明。
松风吹入栖灵寺,一片斜阳渡江至。
江云叶叶向南飞,绕遍吴山万重翠。
青山虽好不留君,为念来朝复愁思。
愁思迢迢送别离,劝君努力向天涯。
凤皇须下滇南郡,处士虚声何足奇。
《与王禹卿泛舟至平山堂即送其之临安府》【清·姚鼐】往年与子游扬州,红蕖尽落陂塘秋。秋风吹江上,海月照见苍烟吹笛之孤舟。形骸放浪各无累,钓竿只欲垂沧洲。君后文辞动天子,起家簪笔承明里。我复逢君向凤城,对把清尊思故里。春日辞君返乡县,江草江花不相见。何意昨宵明月来,重照扬州故人面。一麾出守未须嫌,且泛江南水如练。江南水暖扬州城,亭阁半空弦管声。垂杨一棹千丝轻。船窗玉面歌童出,捧手迎君如有情。锦帆画舸竞朝渡,翠袖红妆看晚明。松风吹入栖灵寺,一片斜阳渡江至。江云叶叶向南飞,绕遍吴山万重翠。青山虽好不留君,为念来朝复愁思。愁思迢迢送别离,劝君努力向天涯。凤皇须下滇南郡,处士虚声何足奇。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3567c6e6093e5a8609.html
吴山十六景·其五法螺曲径
支公开山名报恩,二楞伽严堂尚存。
偶寻曲径至初地,随步回转相循环。
往往诡石嵌绝壁,风吹欲落惊无根。
历危即安契静悟,了不可得难名言。
吹大法螺建法幢,觉大千世惟世尊。
名山得名此探源,岂谓曲肖螺纹旋。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