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屋(bái wū)的意思:空无一物的房屋,形容贫穷落后的生活环境。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朝野(cháo yě)的意思:指朝廷和百姓,泛指国家政权和民众。
宽恤(kuān xù)的意思:宽恕和宽容。
闾阎(lǘ yá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贪婪残暴的行为。
畎亩(quǎn mǔ)的意思:指田地、农田。
深更(shēn gēng)的意思:深夜、夜深时分。
戍兵(shù bīng)的意思:指驻守在边防或要塞的士兵
吞声(tūn shēng)的意思:指忍气吞声,不敢发声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满。
疑狱(yí yù)的意思:指疑似犯罪的案件或争议性极大的案件。
忧疑(yōu yí)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忧虑。
昃日(zè rì)的意思:昃日指太阳西斜的时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消逝。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闲居漫兴十首(其六)》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深深关怀。诗中,“畎亩苍生念”描绘了他对田野百姓生活的忧虑,体现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闾阎白屋情”进一步强调了他对普通人家的牵挂,白屋象征着平民百姓的简陋住所。
“览章时昃日,露祷必深更”两句,通过描述人们在白天忙碌之余,夜晚仍在露天祈祷以求雨露滋润,展现了百姓在艰难岁月中的虔诚与无奈。诗人关注到“岁旱忧疑狱”,在干旱年景里,人们不仅担忧自然灾难,还忧虑社会公正,暗示了社会矛盾的复杂性。
“天寒悯戍兵”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戍守边疆士兵的怜悯,寒冬时节他们的境遇更加艰苦。最后,“尚遗宽恤诏,朝野共吞声”揭示出尽管朝廷发布了一些宽恤政策,但民间的苦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人们只能默默承受,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对统治者期待的无声呼吁。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诗歌,体现了明朝士大夫阶层对于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治理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赵国开赴崇安丞
十载交游一日如,高情多谢不相疏。
分携幸不隔江海,得便常须访起居。
折柳正当三月暮,汎舟深约九秋馀。
相期暇日吟哦外,只有公勤是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