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丘(bǐ qiū)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禅榻(chán tà)的意思:指修行者在禅室或寺庙里坐禅的床榻,也泛指修行者的座位。
飞飞(fēi fēi)的意思:形容飞速、迅猛。
归云(guī yún)的意思:指事物回归本源,恢复原状或原始状态。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林落(lín luò)的意思:树木稀疏,形成的林子很稀疏。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清幽(qīng yōu)的意思:宁静幽雅,清净幽深。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上头(shàng tou)的意思:指在地位、权力、能力等方面高于自己的人或事物。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征雁(zhēng yàn)的意思:指派使者或者信使去传递消息或者请求。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黎恂的《秋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寂寥的山寺秋景。首句“征雁飞飞塔上头”,以大雁南飞的形象,引出高耸的佛塔,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远方的孤寂。接下来的“深藏兰若地清幽”则点明了寺庙隐藏在幽深的林中,环境清静。
“半林落叶荒山路”进一步渲染了秋意,落叶满径,山路显得荒凉,增添了寺庙的孤寂氛围。而“一杵疏钟冷寺秋”通过稀疏的钟声,传达出寺庙的宁静与空旷,以及秋夜的寒意。
下联“僧杖乍归云满钵,佛镫初上月当楼”描绘僧人归来,身影被云雾笼罩,月光洒在楼阁之上,画面富有禅意,表现出僧人的修行生活。最后两句“行将看菊来禅榻,静诵《楞严》学比丘”,表达了诗人期待在禅榻上欣赏菊花,静静地研读佛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领悟,体现了对佛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寺的景象,寓情于景,展现了僧侣们的日常生活和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同年亦独居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二首·其二
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发白门前。
弹冠旧侣真无几,策杖清郊尚有缘。
俯踞小亭衰草地,仰思高座雨花天。
两翁自爱寻荒迹,岂必龙山会众贤。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