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角三城外,闺砧一水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高声(gāo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寒螀(hán ji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零露(líng lù)的意思:指早晨露水未干,形容时间很早。
落空(luò kōng)的意思:指计划、希望或预期的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没有实现或没有成功。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偏长(piān cháng)的意思:超过正常长度或时间的长。
悄悄(qiāo qiāo)的意思:悄悄指的是轻轻地、不声张地、不引人注意地。形容做事谨慎小心,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秋凉(qiū liáng)的意思:秋天的凉爽。
戍角(shù jiǎo)的意思:指军队在戍守边境时,角楼上的哨兵能够观察到边界的情况。比喻处于最前沿的防守位置,能够洞察事态发展。
乌啼(wū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凄凉。
新秋(xīn qiū)的意思:新秋指的是秋天刚开始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阶段或者初期。
噫气(yī qì)的意思:表示悲伤、痛苦、失望等情感。
永夜(yǒ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没有尽头,形容时间长久,一直持续下去。
- 鉴赏
这首《秋声》由明代诗人黄凤翔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清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首联“新秋凉似洗,噫气发清商”,以“新秋”点明季节,用“凉似洗”形容初秋的清凉如同被洗涤过一般,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噫气发清商”则通过自然界的气息变化,暗示着秋天的到来,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
颔联“木落空山月,乌啼永夜霜”,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色。树木凋零,山间只剩月光洒落,乌鸦在寂静的夜晚啼叫,霜花覆盖大地,营造出一片寂静而寒冷的秋夜景象。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孤寂的秋夜之中。
颈联“断云喧故雁,零露泣寒螀”,继续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观。断云中传来归雁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思乡之情;零露下,寒螀(即寒蝉)似乎在哭泣,增添了一种哀愁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动物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
尾联“戍角三城外,闺砧一水傍”,将视角转向边塞与家庭两个不同的场景。戍角声在三城之外回荡,象征着边疆的紧张与不安;闺中女子在溪水之畔捣衣,寄托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家庭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天高声更远,院寂听偏长”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广阔的天空下,声音显得更加悠远,庭院的寂静使得听觉感受更为深刻。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特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比与联想,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哀婉的艺术效果,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深沉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曾直馆归宁泉州
常怜客子倦征岐,谁似曾郎得意归。
厅琐石渠封简册,手持仙桂拜庭闱。
舟横剑浦凌清濑,马过猿岩点翠微。
却笑辽东千岁鹤,下来空叹昔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