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兰竹图》
《题兰竹图》全文
明 / 杨守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金色(jīn sè)的意思:指金黄色,形容光彩夺目、富有贵气。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深谷(shēn gǔ)的意思:指深山幽谷,比喻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香风(xiāng fēng)的意思:香气四溢的风。

斜倚(xié yǐ)的意思:指倚靠、依赖或倚靠不稳定。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照看(zhào kàn)的意思:照料、照顾。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山谷景象,以兰花和翠竹为主要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首句“深谷香风泛紫兰”,以“深谷”开篇,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深远,而“香风”与“紫兰”则赋予了画面以香气与色彩,使整个山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兰花的紫色在诗中被形容为“泛紫”,生动地展现了其色泽之美。

接着,“云根斜倚碧琅玕”一句,将视线引向了另一处景致——翠竹。这里的“云根”并非实指云的根基,而是借喻,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生长于云雾缭绕之处,显得格外清幽高洁。“碧琅玕”则是对竹子青翠欲滴的颜色的赞美,进一步强化了竹子的自然之美。

后两句“若为尽化黄金色,应是西山返照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人设想如果将这山谷中的景色全部转化为金色,那么最合适的观赏时机应该是夕阳西下之时,阳光洒在金色的山谷上,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辉煌与温暖。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杨守阯
朝代:明

(1436—1512)浙江鄞县人,字维立,号碧川。杨守陈弟。成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侍读。弘治初与修《宪宗实录》,再迁侍讲学士。寻掌翰林院。再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充《会典》副总裁。武宗初乞休,加尚书致仕。守阯好学,博览群书,师事乃兄,学行与兄相埒。有《碧川文选》、《浙元三会录》等。
猜你喜欢

夜坐闻笛

与客谈玄坐林樾,见童烹茗荐薇蕨。

笛声何处风送来,文园尽绕关山月。

(0)

四忆诗·其二

衡霍矗兮几千尺,虎豹栖兮神鬼宅,炎气蒸兮瘴岚塞。

路迷漫兮江水隔,欲往游兮无双翼。

我所思兮桐之洲,有美人兮被羊裘。

(0)

游泰山五首·其二

路入天门眇九州,三山隐约海东头。

此身迥在云霄上,俯视黄河一线流。

(0)

晚步

晚步荒村外,桥通古岸斜。

数声牛背笛,几片日边霞。

云暗归鸦树,潮回落雁沙。

隔江人语乱,灯火见渔家。

(0)

岩居僧

一钵寄岩石,尘喧迥不闻。

小厨分涧水,短榻卧松云。

衣借枯藤补,香收野蒳焚。

晚来趺坐处,猿鹤自为群。

(0)

晓起

山窗鸟唤春,惊醒独眠人。

起看落来花,飞红满苔茵。

帘前落花不须扫,祇怨春深花易老。

殷勤寄语看花人,把酒寻春须及早。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