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郊不欲观,自馀何足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圭(bǐng guī)的意思:秉圭指的是拿着圭的意思,比喻执法、执政公正无私,秉持正义。
称制(chēng zhì)的意思:
(1). 秦始皇 统一 中国 后以命为“制”,令为“詔”。后因谓即位执政为“称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孝景 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 田蚡 宾客计筴。”《后汉书·章帝纪》:“帝亲称制临决。”《晋书·姚萇载记》:“ 萇 乃从 纬 谋,以 太元 九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 秦王 ,大赦境内,年号 白雀 ,称制行事。”
(2).代行皇帝的职权。《汉书·高后纪》:“ 惠帝 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邓后 称制终身,号令自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八年》:“自 太宗皇后 称制以来,法度不一,内外离心。”乘黄(chéng huáng)的意思:乘坐黄色的车马,指乘坐船只或车辆。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鼎鱼(dǐng yú)的意思:形容处于困境中的人或事物。
东迁(dōng qiān)的意思:指东方的人民向西方迁移,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等向外地传播。
燔柴(fán chái)的意思:指烧柴热火、炽热的火焰。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圜丘(yuán qiū)的意思:圆形的祭坛,比喻尊贵的地位或权力。
霍然(huò rán)的意思:突然、忽然
假息(jiǎ xī)的意思:指短暂的休息或停顿。
九成(jiǔ chéng)的意思:指很大的比例或数量,接近百分之九十。
骏奔(jùn bēn)的意思:形容马儿奔跑得很快,也用来比喻人勇往直前,势头迅猛。
乐成(lè chéng)的意思:指事情成功或达到预期的结果,带有喜悦和满足的意味。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乱离(luàn lí)的意思:指秩序混乱,无序分散。
谬悠(miù yōu)的意思:指言辞虚假、荒谬,欺骗他人。
南越(nán yuè)的意思:指越南地区或越南人民。
樵苏(qiáo sū)的意思:樵苏是指在山林中劳作的人,比喻勤劳努力的人。
扫地(sǎo dì)的意思:指清理、整理、打扫地面。也比喻清除污秽、整顿秩序。
飕飕(sōu sōu)的意思:形容风声、箭声等声音刺耳、猛烈。
五代(wǔ dài)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即五代和十国之间的时期。
下令(xià lìng)的意思:指领导或上级发布命令,下达指示。
穴蚁(xué yǐ)的意思:形容人多而杂乱、纷扰不堪。
有事(yǒu shì)的意思:有事表示有困难、有难处,需要帮助或解决问题。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 鉴赏
这首诗《刘王郊台》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描绘了五代时期南越之地的动荡与权力更迭,以及对古代礼仪制度的僭越与破坏。
诗中开篇“五代乱离际,虎据南越陬”,点明了背景为五代时期的动乱,南方地区被虎狼般的势力占据。接着“称制乘黄屋,下令崇圜丘”描述了某人(可能是指刘王)在这一背景下,自立为王,模仿古代帝王的仪制,举行祭祀活动,试图恢复或模仿古代的礼仪。
“僭复扫地规,有事于春秋”表明这种行为是对传统规则的篡改和违背,如同在干净的地面上画出新的规矩。接下来的“燔柴登黄坛,秉圭被玄裘”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场面,使用了古代帝王的象征物,如燔柴、黄坛、圭、玄裘等,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礼仪的模仿。
“淫哇无九成,骏奔非诸侯”则批评了这种模仿的不纯正和缺乏真正的意义,暗示这些仪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更像是徒有其表。接着“明堙祈奏格,海风空飕飕”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失望,似乎是在祈祷却得不到回应,周围只有冷风吹过,象征着无人响应或支持。
“鼎鱼思假息,穴蚁求久休”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困于困境中的鱼和蚂蚁,渴望得到喘息或休息的机会,暗指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
最后,“遗壝今霍然,但见樵苏游”描述了废弃的祭坛如今荒废,只有樵夫和牧童在此游荡,象征着过去辉煌的仪式已成过往,只剩下荒凉与寂寞。而“慨彼周东迁,礼乐成谬悠。鲁郊不欲观,自馀何足尤”则是对周朝东迁后礼乐制度混乱的感慨,以及对其他地方未能正确继承和维护古代礼仪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五代时期对古代礼仪的模仿与破坏,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反思和对社会秩序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月三十日慈孝寺山亭席上口占送子敦都运待
送客城南寺,萧然云水秋。
客意在万里,聊作须臾游。
昨夜过新雨,清风满梁州。
簪裳合俊彦,河图并天球。
古来功名人,未就不肯休。
譬如凿空使,尚致安石榴。
矧今南亩氓,往往东西流。
君能安辑之,千仓与万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