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千个竹,红瘦一庭花。
书喜能医俗,诗惭未到家。
这首诗名为《暮春》,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费墨娟。诗中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通过"底事春将暮,风狂雨又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绿肥千个竹,红瘦一庭花"生动地刻画了春末竹子茂盛、花朵凋零的画面,富有画面感。
诗人以"书喜能医俗,诗惭未到家"自省,借读书和诗歌来提升自我,试图摆脱世俗的烦扰,但又为自己未能在诗歌创作上达到更高的境界而感到惭愧。最后,"鬓毛惊欲变,无术返年华"表达了对岁月无情、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叹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时光的细腻感悟。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夜沈沈。
不信归魂,不到花深。
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裹寒云。
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
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更关情。
秋水人家,斜照西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