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春道中》
《阳春道中》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到阳春好,人传电白奇。

藤花行客采,鸟语土人知。

当面天门出,横桥岚气移。

蛮方如脱木,定胜是秋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面(dāng miàn)的意思:指在面对面的情况下,直接或当着对方的面进行某种行为或交流。

定胜(dìng shèng)的意思:确定胜利的结果

横桥(héng qiáo)的意思:指横跨在河流或峡谷上的桥梁,也用来比喻能够解决难题或克服困难的手段或方法。

岚气(lán qì)的意思:指山间云雾缭绕,气势雄伟壮丽的景象。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仪态悠然。

蛮方(mán fāng)的意思:指采用粗暴、野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土人(tǔ rén)的意思:指没有见识、没有修养、没有文化素养的人。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鉴赏

这首《阳春道中》由明代诗人释今无创作,描绘了阳春时节山间道上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

首句“山到阳春好”,开篇即点明主题,阳春季节的山色尤为宜人。接着,“人传电白奇”一句,以传说中的电白之地为引子,暗示此处景色独特,令人向往。藤花、鸟语等自然元素的融入,使得画面生动鲜活,仿佛能听到藤蔓轻轻摇曳的声音,感受到鸟儿欢快的歌唱。

“藤花行客采,鸟语土人知”两句,将行旅之人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巧妙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藤花作为采摘的对象,不仅增添了旅途的乐趣,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而“鸟语土人知”则通过地方特色的小细节,增加了诗歌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

“当面天门出,横桥岚气移”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山峰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而横跨其间的桥梁,则在轻雾缭绕中显得格外神秘。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味。

最后,“蛮方如脱木,定胜是秋时”以“蛮方”泛指偏远之地,通过“脱木”这一形象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阳春时节的喜爱,认为此时的自然风光远胜于其他季节。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景物描写的总结,也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流露出对大自然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赞美。

整体而言,《阳春道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山间春景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贺王禹玉

前殿听宣中禁制,南宫看集外朝班。

星辰影落三阶下,桃李阴成四海閒。

(0)

玉蝴蝶·其一

独立软红尘表,远吞翠雾,平挹纹澜。

草长西垣,生怕隔断双鬟。

树梢明、夕阳未冷,菱叶静、新雨初乾。倚阑干。

一声鹅管,人影高寒。

休寻王孙桂隐,白云鸡犬,曾识刘安。

羽扇纶巾,不知门外有人闲。

袖素手、懒招黄鹄,写碧笺、空寄青鸾。且盘桓。

听风听雨,山北山南。

(0)

忽惊小窗白,开户雪如此。

去年腊前无,一白从此始。

霏霏甚可爱,落落势未已。

炯炯眼界明,沾沾田畯喜。

静闻野厖吠,立见蛰蝻死。

鼓腹饱可期,勿畏寒堕指。

穷檐绝烟火,闭籴三日矣。

开仓粜官粮,太守如父子。

(0)

五更·其九

宰相当此时,已入待漏院。

我辈独何人,拥被犹困倦。

(0)

遣意·其一

衮衮岁年晚,冥冥车马尘。

饥乌方畏雪,冻草已矜春。

乡老知谁健,儒官自古贫。

明朝除夜近,市井悄无人。

(0)

湖上值雨

波痕新绿草新青,有约寻芳芳不晴。

莎径泥深双燕湿,柳桥烟淡一莺鸣。

山围故苑春常锁,泉落低畦暖未耕。

十载旧踪时入梦,画船多处看倾城。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