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芦访莼江,临流弄涟漪。
名似囿于物,非庄所能知。
差差(chà chà)的意思:形容差别很大或者差得远。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春老(chūn lǎo)的意思:春天的老人,指春天的象征,也指年轻人。
方来(fāng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到目前为止。
今昔(jīn xī)的意思: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示时间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涟漪(lián yī)的意思:指水面受到外力影响产生的波纹,比喻一点小小的影响引起的连锁反应。
门宾(mén bīn)的意思:指门外的客人,比喻不受待见的人。
蒙庄(méng zhuāng)的意思:指虚伪、欺骗。
磐石(pán shí)的意思:指稳固如磐石的支撑力量,比喻坚定不移的支持或依靠。
跄踉(qiàng liàng)的意思:形容行走不稳,摇摆不定的样子。
晴曦(qíng xī)的意思:晴朗的早晨或黎明时分
三语(sān yǔ)的意思:指能通晓三种语言的人。
吾伊(wú yī)的意思:指自己,表示自我。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邂逅(xiè hòu)的意思:偶然相遇,意外的相识。
心会(xīn huì)的意思:心灵相通,心意相通。
偃息(yǎn xī)的意思:停止、休息
夜壑(yè hè)的意思:夜壑指的是黑夜中的深沟,比喻困难险阻的境地。
囿于(yòu yú)的意思:受限于、被困于
植杖(zhí zhàng)的意思:指人行走时用手或器物支撑身体,以支持自己的行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开篇“植杖踞磐石,邂逅跄踉师”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的山林环境,隐者手持拐杖坐在岩石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接着,“叩之何方来,偃息招鼋池”则表达了对生命来源和归宿的好奇与探索,同时也展现了隐者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心境。
“杭芦访莼江,临流弄涟漪”两句,通过描写隐者拜访竹林、观赏江水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诗人通过“春老芳事歇,风前蒲差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
“人景与心会,聊以声吾伊”两句,则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相呼应,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下文“作茗话今昔,几逢夜壑移”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思考生活的过程。
“达哉无住想,遥与蒙庄期”两句,抒发了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精神状态的向往。接着,“名似囿于物,非庄所能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看破和超越,以及对哲学思考的深度。
最后,“三语三不答,出门宾晴曦”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全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到领悟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