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隐残堞,老树回清湾。
才术终有馀,雅俭谁能班。
所恨尼溪封,昧圣亏璧完。
怀贤感益深,高歌历胶滩。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变灭(biàn miè)的意思:消失无踪,彻底灭亡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才术(cái shù)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技艺。
惨澹(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色或气氛黯淡、凄凉。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高寒(gāo hán)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高歌(gāo gē)的意思:高歌指的是欢快地高声歌唱,形容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狐裘(hú qiú)的意思:指伪装成正人君子的坏人,比喻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心怀不轨。
间关(jiān guān)的意思:指相邻的两个关卡或要塞之间的地带,也比喻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巾冠(jīn guān)的意思:巾帽,指官职、地位等。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庙食(miào shí)的意思:指庙宇中的供品,比喻不劳而食、靠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过日子。
民力(mín lì)的意思:指民众的力量,也可指国家的实力。
偏安(piān ān)的意思:指处于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远离战乱、灾祸等困扰。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申韩(shēn hán)的意思:指人们在言行举止中聪明机智,善于应对和回应。
世卿(shì qīng)的意思:世卿是指世间的贵族、显贵之人。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豚肩(tún j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肩膀宽厚像猪肩一样。
枉道(wǎng dào)的意思:走弯路,白费力气
往辙(wǎng zhé)的意思:指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不懂得吸取经验教训,反而重蹈覆辙,重复之前犯过的错误。
王业(wáng yè)的意思:指为国家、民族的事业而奋斗,为公共利益而努力工作。
莘野(shēn yě)的意思:指行为举止不受拘束,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星斗(xīng dǒu)的意思:指星星闪烁的样子。比喻光彩照人,才华出众。
扬清(yáng qīng)的意思:表扬清廉正直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英魂(yīng hún)的意思:指英勇的灵魂或英雄的精神。
忧民(yōu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为民众忧虑。
有莘(yǒu shēn)的意思:指有名望、有声誉的人。
诈力(zhà lì)的意思:指以欺骗、虚假手段获取权力或利益。
忠恳(zhōng kěn)的意思:指忠诚而真诚的态度,形容人对事物或他人非常真诚、坦诚、忠诚。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政治家晏子庙的感慨与敬仰。诗人郝采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思考,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晏子这位齐国丞相的崇敬之情。
首句“荒城隐残堞,老树回清湾”描绘出庙宇所在环境的荒凉与静谧,残破的城墙和古老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东有齐相丘,累累处高寒”点明了庙宇的位置,并以“齐相丘”暗喻晏子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
“谁知千载人,此地遗巾冠”表达了对晏子虽已逝去千年,但其精神仍在庙宇中得以传承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图齐岂不雄,诈力唯偏安”,则对比了晏子的政治策略与当时其他统治者的不同,强调了晏子的智慧与远见。
“四海兵纵横,奈尔狐裘閒”暗示了晏子在乱世中的从容与冷静,以及他对国家和平的追求。而“不有莘野资,王业诚间关”则赞扬了晏子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才能与贡献。
“当年矮矮躯,气凌星斗间”是对晏子身材虽小却志向高远的赞美,体现了他超越常人的精神力量。“存齐赖世卿,枉道羞申韩”表达了对晏子坚持正直之道,不为权势所屈服的敬佩。
“忧民力忠恳,激世扬清湍”描述了晏子关心民生疾苦,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不懈努力的形象。“才术终有馀,雅俭谁能班”赞扬了晏子的才华与节俭的美德。
最后,“所恨尼溪封,昧圣亏璧完”表达了对晏子未能得到应有的尊荣和认可的遗憾。“犹能百世下,庙食罗豚肩”则肯定了晏子的精神将永远流传,受到后人的敬仰与祭祀。
整首诗通过对晏子庙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唤。郝采璘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反思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