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同邦相明府敬承太史集郑氏园亭薄暮携酒登大云山二首·其一》
《秋日同邦相明府敬承太史集郑氏园亭薄暮携酒登大云山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浊酒虚亭共解颜,岁星双伴客星閒。

云藏翠竹迷深径,日落丹枫照暮山。

赐履回金阙梦,鸣珂初散玉堂班。

由来一壑高人事,纵许群公只暂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赐履(cì lǚ)的意思:赐予鞋履,指受到重用或封官晋爵。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丹枫(dān fēng)的意思:形容枫叶的颜色鲜红。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回金(huí jīn)的意思:回金指的是收回已经支付的金钱或财物。

金阙(jīn què)的意思:指帝王宫殿前的金阙门,比喻极其崇高、难以企及的地位或宝贵的机会。

客星(kè xīng)的意思:客星指的是行星。在成语中,客星用来比喻外来的、临时的人或事物。

鸣珂(míng kē)的意思:指人才得以施展才华、展示才能。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岁星(suì xīng)的意思:指岁月流转,时光荏苒。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竹迷(zhú mí)的意思:形容对竹子情有独钟,痴迷于竹子。

浊酒(zhuó jiǔ)的意思:指酒中的浑浊物质,比喻不纯洁、不高尚的行为或品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与友人相聚于园林之中的雅致场景。首句“浊酒虚亭共解颜”以“浊酒”点出饮酒的氛围,虽非上等佳酿,却能助兴,与友人在空旷的亭中欢聚,笑颜开怀。次句“岁星双伴客星閒”巧妙地运用天文学术语,将友人比作“客星”,与“岁星”相伴,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色彩。

接着,“云藏翠竹迷深径,日落丹枫照暮山”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之美。云雾缭绕,翠竹掩映着幽深的小路;夕阳西下,红叶如火,照亮了远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赐履渐回金阙梦,鸣珂初散玉堂班”则转而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复杂情感。在享受完与友人的欢聚后,仿佛从梦境中醒来,回到现实,而“鸣珂”、“玉堂”则象征着官场的荣华与忙碌。

最后,“由来一壑高人事,纵许群公只暂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人认为,真正的高人逸士,往往会选择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乐,即使偶尔参与世俗事务,也仅是暂时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如梦令·春在绿窗杨柳

春在绿窗杨柳。
人与流莺俱瘦。
眉底暮寒生,帘额时翻波皱。
风骤。
风骤。
花径啼红满袖。

(0)

朝中措·晚妆慵理瑞云盘

晚妆慵理瑞云盘。
针线停灯前。
燕子不归帘卷,海棠一夜孤眠。
踏青人散,遗钿满路,雨打秋千。
尚有落花寒在,绿杨未褪春遗。

(0)

朝中措·海东明月锁云阴

海东明月锁云阴。
花在月中心。
天外幽香轻漏,人间仙影难寻。
并刀翦叶,一枝晓露,绿鬓曾簪。
惟有别时难忘,冷烟疏雨秋深。

(0)

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

秋千争闹粉墙。
闲看燕紫莺黄。
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
春光。
春光。
正是拾翠寻芳。

(0)

好事近·雁外雨丝丝

雁外雨丝丝,将恨和愁都织。
玉骨西风添瘦,减尊前歌力。
袖香曾枕醉红腮,依约唾痕碧。
花下凌波入梦,引春雏双鶒。

(0)

祝英台近 除夜立春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
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