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同 耿 拾 遗 春 中 题 第 四 郎 新 修 书 院 唐 /卢 纶 得 接 西 园 会 ,多 因 野 性 同 。引 藤 连 树 影 ,移 石 间 花 丛 。学 就 晨 昏 外 ,欢 生 礼 乐 中 。春 游 随 墨 客 ,夜 宿 伴 潜 公 。散 帙 灯 惊 燕 ,开 帘 月 带 风 。朝 朝 在 门 下 ,自 与 五 侯 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春游(chūn yóu)的意思:春天时节外出游玩。
花丛(huā cóng)的意思:指花草丛生的地方,也比喻许多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墨客(mò kè)的意思:指以文学艺术为业的人,特指以写作为主要职业的人。
散帙(sàn zhì)的意思:指解散、散开。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五侯(wǔ hòu)的意思:指五个诸侯国的统称,也用来形容众多的贵族。
西园(xī yuán)的意思:西园是一个古代的园林名,意指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野性(yě xìng)的意思:原始、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引藤(yǐn téng)的意思:比喻借助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注释
- 得接:有幸能参与。
西园会:指西园的聚会,古代文人雅集之地。
野性同:喜好自然的本性相同。
引藤:牵藤蔓。
移石:移动石头。
学就:学习成就。
晨昏外:日出日落之外,指额外的时间。
礼乐中:指学习礼乐文化。
墨客:文人,诗人。
潜公:指隐士,此处可能指一位名叫潜的隐士。
散帙:展开书卷。
灯惊燕:灯光使燕子受惊。
月带风:月色带来凉风。
五侯:泛指权贵或显赫的爵位。
- 翻译
- 有幸能参与西园的聚会,多是因为我与他们都有喜好自然的本性。
我牵藤蔓与树影相依,移动石头穿插在花丛之间。
在日出日落之外学习成长,喜悦源于对礼乐的热爱。
春天里随文人墨客游玩,夜晚则陪伴隐士潜公。
展开书卷灯光惊动了燕子,掀开窗帘月色带着风而来。
每天都在门前,自然而然地与贵族们交往相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开篇"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揭示了诗人参与一场在西园举行的集会,与其他有相同志趣之士共度时光。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表明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巧妙安排,既有艺术创造的意味,也体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接下来的"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这美好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是充满快乐和庄严感的。
诗人通过"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一句,展现了对文人的尊崇与亲密交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可能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则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夜晚的生活场景,帐内有微弱的灯光惊飞了燕子,而帷外则是明亮的月光伴随着轻柔的风。
最后两句"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表达了诗人每天清晨都能在书院门前与其他文人墨客交流沟通,共同探讨学问和文学,这里的“五侯”可能是对高官或有识之士的尊称,意味着诗人在知识界有一定的地位。
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书院教育、自然美景以及文人的交游生活的一种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苏田司理
秦人勇斗暴,狱讼号难理。
锱铢较罪法,阙责莫可避。
苏生决曹掾,以明缚奸吏。
我见狱户囚,出入有平气。
章章三年课,已在山公启。
六月暑湿衣,出汗若炊燹。
俸微迫朝夕,冲热事行李。
一身不能赒,送子肠腑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