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笺心语衬胸前。
- 鉴赏
这首《浣溪沙·闺思》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细腻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内心世界的微妙与复杂。
首句“金博山头半吐烟”,以博山香炉为喻,烟雾缭绕,象征着女子内心的思绪如烟般轻盈而缥缈,既暗示了情感的朦胧,也预示了后续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次句“玉凌波底未舒莲”,将女子比作未绽放的莲花,身处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下,还未展露其美丽与娇艳。这里不仅描绘了女子的静美,也隐含了她内心的期待与不安,仿佛在等待着某种契机或情感的触动。
“韶光悄悄恨绵绵”一句,点明时间的流逝与女子情感的绵长。韶光,即美好的时光,悄悄流逝,而女子心中的愁绪却如同丝线一般,越缠越紧,难以释怀。
接下来,“柔似女蚕春再浴,困如人柳日三眠。”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情感状态与蚕、柳树相比较。女蚕在春天再次沐浴,象征着女子在情感的滋养下,内心更加柔软细腻;人柳在一天中多次睡眠,既表现了女子情感的波动与疲惫,也暗示了她对情感生活的深深依赖与渴望。
最后,“细笺心语衬胸前。”这句话直接表达了女子通过书写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举动,将她的心声与文字紧密相连,仿佛在胸前佩戴着这份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时刻提醒自己,也向外界传达着内心深处的声音。
整体而言,《浣溪沙·闺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以及对情感的深切体验和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孤鸾.闺忆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
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
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
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
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思一半。
珠帘欲钩又下,怕人随、柳绵花片。
记得玉郎姓字,倩鹦哥频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