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按堵(àn dǔ)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次序、顺序进行,不得越规定而行。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齿颊(chǐ jiá)的意思:指咬牙切齿、怒气冲天的样子。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风神(fē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矫健、迅捷的特点,如同风一般神速。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横行(hé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势力、行为或现象在某一领域内猖獗、肆意妄为。
缓带(huǎn dài)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缓慢,进展不快。
颊带(jiá dài)的意思:指古代妇女戴在耳朵下面的装饰品,用来束发或固定发髻。比喻依附于权贵,成为权贵的附庸。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交横(jiāo héng)的意思:指人物行为凶狠狡诈,善于暗中算计和挑拨离间。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麟阁(lín gé)的意思:指官方的文化机构或书院。
论兵(lùn bīng)的意思:指以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或争端。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轻裘(qīng qiú)的意思:指穿着轻薄的衣物,形容人穿着寒冷的季节里穿着不够保暖。
劝酒(quàn jiǔ)的意思:劝酒是指主动或委婉地劝人喝酒的行为。
荛子(ráo zǐ)的意思:指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朋友、亲人或国家的人。
塞角(sāi jiǎo)的意思:指人们争抢、争夺某种有限的资源。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授首(shòu shǒu)的意思:授首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被处决或被斩首。
提壶(tí hú)的意思:提壶指的是古代官员出巡时,手持酒壶巡视百姓,了解民情。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威名(wēi míng)的意思:指声誉显赫,威望很高的名声。
衔枚(xián méi)的意思:指人们在行动或言语中隐晦地表示某种态度或意图。
笑谈(xiào tán)的意思:指轻松愉快的谈笑,不以认真或严肃为目的的谈话。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严更(yán gēng)的意思:指严格检查和监督,特别是在夜间时进行。
营阵(yíng zhèn)的意思:指军队在战场上布置的阵势或者指某一方面的布局、安排。
坐拥(zuò yōng)的意思:坐拥是指拥有或掌握了某种资源或权力。
轻裘缓带(qīng qiú huǎn dài)的意思:指待客时,主人对客人非常热情周到,亲自迎接、款待。
- 注释
- 满庭芳:词牌名。
又名“锁阳台”,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剑戟:古代刀剑,钩戟之类的武器。
塞角:边塞的号角声。
严更:督行夜之鼓。
“齿颊”句:喻谈锋犀利,见解过人。
此句化用苏轼《浣溪沙》“论兵齿颊带风霜”句。
貔貅:古籍所载的猛兽名,用以喻勇猛的军士。
街枚:此指士兵。
枚:形如著,两端有带,可系颈上。
古代行军时,常令士兵街于口,以防喧哗。
云槊:长矛,古代的一种兵器。
笑谈顷:谈笑之间。
匈奴:代指金军兵将。
授首:被杀,或指投降。
欃枪:彗星。
古人以为现于天则有兵灾。
荆襄:今湖北一带,当时岳飞统兵活动于此。
按堵:同“安诸”,指安居、安定。
提壶:鸟名,即提壶芦,身有麻斑,如鹤而小,嘴弯,声清重,初稍缓,已乃大激烈。
布谷:鸟名,于播种时鸣叫,故名。
芝夫荛子:采芝、打柴的人。
芜(wú)柴草。
轻裘缓带:轻暖的皮裘,宽松的衣带,形容风度之幽闲从容。
绝漠:越过沙漠。
横行:纵横驰骋。
麟阁:阁名,汉宣帝曾画功臣像于此。
- 翻译
- 落日时分军旗摇曳,刀剑闪着清霜般的寒气,塞角声唤着督夜鼓。岳将军论兵慷慨激昂,伶俐的口才带起风来。坐拥十万将士,士兵敢勇,长矛交错。谈笑之间,金人投降,千里消去战争。
荆襄地区,人民安居,提壶鸟劝人饮酒,布谷鸟劝人耕地。采芝打柴的人,为岳军歌舞颂威名。正是轻暖的皮裘衣带颇具风度,驱驰营阵,在大漠奔行。功名谁来纪,风采神情随意变,麟阁之中画上丹青。
- 鉴赏
这首《满庭芳》是宋代词人邵缉的作品,描绘了一幅边塞雄壮的战争场景和战后和平宁静的生活画面。开篇以“落日旌旗”、“清霜剑戟”、“塞角声唤严更”等意象,展现出战事的紧张与肃杀气氛。词人通过“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的描述,刻画出将领们的英勇豪迈。
接下来,“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展现了军队的强大和士气高昂,暗示了战斗的胜利。“匈奴授首,千里静欃枪”象征着敌人的败亡和边境的安宁。词人又转向对和平生活的描绘:“荆襄,人按堵,提壶劝酒,布谷催耕”,表现出农耕文化的繁荣和百姓的安居乐业。
“芝夫荛子,歌舞威名”赞美了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贡献和欢庆胜利的场景。“轻裘缓带,驱营阵、绝漠横行”则歌颂了将领们的潇洒从容和英勇无畏。最后,“功谁纪,风神宛转,麟阁画丹青”表达了对这些功臣的怀念和对他们事迹的铭记,希望他们的丰功伟绩能被载入史册,永留青史。
整首词以战争与和平交替,既有激烈的战斗场面,又有和谐的田园生活,展现了词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于国家安定的期盼,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边塞题材和豪放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