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民(ān mín)的意思:安抚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长物(cháng wù)的意思:指具有长久价值、能够长期使用的物品。
古风(gǔ fēng)的意思:指古代的风格、氛围或风尚。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焦桐(jiāo tó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焦虑,心神不定。
民俗(mín sú)的意思:指民间传统的习俗和风尚。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陶然(tá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满足的样子。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羲农(xī nó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也指农业劳动者。
卓鲁(zhuó lǔ)的意思:形容品德高尚,行为优秀,超群出众。
- 鉴赏
这首明代邓雅的《题永丰令蔡行素朴实斋》描绘了一幅宁静淳朴的乡村生活画面。"百里安民俗",展现出一片百里范围内的和谐安宁,民俗传统深厚。"陶然太古风",诗人赞美这里的民风淳朴,如同远古时代般质朴自然。
"布衣无长物",描述了居民们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奢华之物,强调了他们的俭朴本色。"茆屋有焦桐",茅草屋内生长着焦桐(一种高大的树木),增添了田园诗意,象征着主人的高尚品格。
"未觉羲农远",诗人认为这里的人们并未远离古代先贤羲皇和农耕文化的教诲,保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真堪卓鲁同",进一步赞扬他们像古代贤人卓茂和鲁恭一样,品德高尚,值得尊敬。
最后两句"何须种桃李,桑柘满城东",表达了对当地重视实用,以桑柘(桑树和柘树,用于养蚕和木材)为主的经济活动的肯定,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就足够美好,无需追求繁花似锦的桃李。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永丰令蔡行素所治理的地方,以其淳朴的民风、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实际的经济策略,展现了古代中国的理想社会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郭秀才
故人曾任丹徒令,买得青山拟独耕。
不作草堂招远客,却将垂柳借啼莺。
送田仓曹归觐
青丝络骢马,去府望梁城。
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
别筵寒日晚,归路碧云生。
千里相思夜,愁看新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