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画 文 殊 普 贤 宋 /苏 辙 谁 人 画 此 二 菩 萨 ,趺 坐 花 心 乘 象 狻 。弟 子 先 后 执 盂 缶 ,老 僧 槎 牙 森 比 肩 。出 林 修 道 几 世 劫 ,颜 貌 伟 丽 如 开 莲 。重 崖 宛 转 带 林 树 ,野 水 荒 荡 浮 云 天 。峨 眉 高 处 不 可 上 ,下 有 绝 涧 锢 九 泉 。朝 阳 未 出 白 雾 起 ,有 光 升 天 如 月 圆 。灵 仙 居 中 粗 可 识 ,有 类 白 兔 依 清 躔 。游 人 礼 拜 千 万 万 ,迤 逦 渐 远 如 飞 烟 。五 台 不 到 想 亦 尔 ,今 之 画 图 谁 所 传 。吾 兄 子 瞻 苦 好 异 ,败 缯 破 纸 收 明 鲜 。自 従 西 行 止 得 此 ,试 与 记 录 代 一 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兔(bái tù)的意思:白色的兔子。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比肩(bǐ jiān)的意思:并肩而行,平起平坐,形容地位、能力、才华等相当。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槎牙(chá yá)的意思:指牙齿之间互相咬合、磨擦的声音。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峨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峰峦叠嶂。
飞烟(fēi yā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烟雾弥漫。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好异(hǎo yì)的意思:形容非常出色、与众不同的事物或人。
花心(huā xīn)的意思:形容人对感情不专一,容易变心。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居中(jū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处于中心位置,也可指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
记录(jì lù)的意思:指在做事情时要先记下功劳或记录,以便日后有据可查。
九泉(jiǔ quán)的意思:指人死后葬在地下的墓穴,也指人死后的世界。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礼拜(lǐ bài)的意思:礼拜是指尊敬、敬仰、敬重。
林树(lín shù)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
灵仙(líng xiān)的意思:指心灵纯净、精神高尚的人。
明鲜(míng x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鲜明明亮,清晰可辨。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升天(sh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达到极高的水平或境界,形容非常出色或非常成功。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水荒(shuǐ huāng)的意思:指水资源短缺或供水不足的情况。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万万(wàn wàn)的意思:表示绝对、绝对不可或绝对必须。
伟丽(wěi l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伟大和美丽。
吾兄(wú xiōng)的意思:指自己的兄弟,也可以泛指亲属、朋友。
五台(wǔ tái)的意思:五座高台,指五个重要的地方。
先后(xiān hòu)的意思:先后指顺序、前后次序。
仙居(xiān jū)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环境优美、宜居的地方。
行止(xíng zh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举动。
修道(xiū dào)的意思:修行佛教、道教或其他宗教的方法和方式,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颜貌(yán m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非常美丽动人。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迤逦(yǐ lǐ)的意思:形容曲折迂回,蜿蜒曲折。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重崖(zhòng yá)的意思:形容困难重重、危险临头的境地。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坐花(zuò huā)的意思:指迟迟不动,坐享其成,不思进取。
- 翻译
- 是谁绘制了这两尊菩萨像,坐在花蕊中央骑着象狻猊。
弟子们前后捧着盂缶,老僧们牙齿参差,肩并肩站立。
他们在山林中修行了多少世代,容貌威严如盛开的莲花。
崇山峻岭曲折环绕着树林,野外的水面辽阔,天空漂浮着云彩。
峨眉山顶无法攀登,下面有深涧封锁着九泉。
朝阳尚未升起,白雾弥漫,一道光芒升天如圆满的月亮。
神仙居住的地方隐约可见,仿佛白兔在清澈的星轨上。
游人们膜拜无数,渐渐远去,如同飘散的烟雾。
五台山未到的人想必也是如此,如今这幅画作又是谁创作的呢。
我的兄长子瞻酷爱奇异之物,收集了破旧的丝帛纸张保存这些鲜明的画面。
自从他西行归来,只得到这一幅,我试着记录下来供人观赏。
- 注释
- 菩萨:佛教中的圣者形象。
趺坐:盘腿打坐。
象狻:神话中的猛兽,此处指大象。
盂缶: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
槎牙:形容牙齿参差不齐。
世劫:佛教中指一个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周期。
开莲:形容面容美丽如莲花开放。
绝涧:深而险峻的涧谷。
朝阳:早晨的太阳。
清躔:清冷的星轨,比喻神仙居住之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画文殊普贤》,描绘了一幅佛教题材的画作。诗人首先赞叹画中菩萨的生动形象,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端坐于花蕊之中,骑着象狻猊,周围弟子环绕,形态各异。画面中的老僧们排列整齐,仿佛历经多世修行,面容庄重而美丽,如同莲花般绽放。
接着,诗人描述了画中山林的深远意境,重峦叠嶂,林木葱郁,山水之间弥漫着野性和荒旷的气息。画面顶部,峨眉山峰高耸入云,难以攀登,下方则是深涧锁住九泉,增添了神秘感。日出时分,白雾缭绕,一道光芒如同满月升起,增添了神圣的氛围。
在画的中心,灵仙居所隐约可见,犹如月宫中的白兔,清静而超凡。无数游人前来礼拜,虔诚的身影渐行渐远,宛如轻烟。诗人提到自己的兄长苏轼对奇异之物情有独钟,他收藏的这幅画作尤为珍贵,如今能得以观赏,实属难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作的技艺和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艺术的欣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