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塞(biān sài)的意思:边塞是指国家边疆地区,特指边境地区。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车书(chē shū)的意思:指行驶的车辆上写的字,比喻言辞直截了当,直抒胸臆。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藩篱(fān lí)的意思:指用来限制或保护某种事物的界限或规则。
风气(fēng qì)的意思:指社会上形成的一种风尚、风貌,代表一定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
俯临(fǔ lín)的意思:从高处向下看,形容俯视或居高临下的姿态。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绝域(jué yù)的意思:指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
老杜(lǎo dù)的意思:指老实、朴实的人,也可形容土气、不时髦的风格。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原人(yuán rén)的意思:原始人;古代人;古老的人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制度(zhì dù)的意思:制度是指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行为而制定的一套规则和程序。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秋兴》由明代诗人黎贞所作,描绘了八月深秋时节边塞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
首联“八月秋高风气清,俯临边塞限长城”开篇即以清朗的秋风和辽阔的边塞景象引入,展现出一种开阔而肃穆的氛围。接着,“云连海树无边白,山接藩篱不断青”两句,通过云与树、山与藩篱的对比,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辽远,同时也隐含着边疆的险峻与遥远。
“绝域车书同制度,中原人物尽簪缨”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将边塞与中原联系起来,强调了文化的统一与人民的尊贵,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文化传承的向往。
最后,“谁知茅屋秋风里,愁杀长安老杜陵”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身处边塞的诗人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长安(象征繁华与文明中心)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辽阔,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国家统一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