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折竹杂言》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壁 画 折 竹 杂 言 唐 /吴 融 枯 缠 藤 ,重 欹 雪 。渭 曲 逢 ,湘 江 别 。不 是 从 来 无 本 根 ,画 工 取 势 教 摧 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根(bě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基础或本质。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摧折(cuī shé)的意思:摧毁、打击、挫败
画工(huà gōng)的意思:指绘画技艺高超的人。也用来形容技艺精湛、工作出色的人。
取势(qǔ shì)的意思:取得有利的形势或位置。
渭曲(wèi qǔ)的意思:指渭河两岸的曲线地带,引申为局势复杂多变、难以预料的情况。
无本(wú běn)的意思:没有资本、没有本钱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 注释
- 枯缠藤:干枯且缠绕在一起的藤蔓。
重欹雪:厚重的雪使得(树枝)倾斜。
渭曲:渭水河湾,代指相遇的地点。
湘江别:在湘江边告别,象征离别。
不是从来:并非自始至终。
无本根:没有根基,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来源。
画工:画家,绘画的人。
取势:为了画面的构图或意境而采取的姿态或布局。
教摧折:故意表现成好像被折断的样子。
- 翻译
- 干枯的藤蔓缠绕着,厚积的雪压弯了枝条,在渭水河湾相遇,在湘江边离别。
并非它们从来就没有根基,只是画家为了构图的需要,故意描绘成仿佛被折断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壁画折竹杂言》。诗中通过对枯藤、重雪和湘江别离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枯缠藤,重欹雪,渭曲逢,湘江别。"
这里通过对枯藤、重雪和湘江的生动形象描绘,营造出一个清幽而又略带忧伤的情境。诗人似乎在感慨于自然界中万物皆有离合,而这些景致也常常成为诗人情感寄托。
"不是从来无本根,画工取势教摧折。"
这两句则转向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诗人指出,即便是最精妙的艺术创造,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和传统,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这里,“摧折”可以理解为画家在取材时对自然景象进行选择性地提炼和再创作,既有摧残也有构建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观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