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壁画折竹杂言》
《壁画折竹杂言》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枯缠藤,重欹雪,渭曲逢,湘江别。

不是从来本根画工取势摧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àzhézhúyán
táng / róng

chánténgzhòngxuě
wèiféngxiāngjiāngbié
shìcóngláiběngēn

huàgōngshìjiàocuīzhé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根(bě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基础或本质。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摧折(cuī shé)的意思:摧毁、打击、挫败

画工(huà gōng)的意思:指绘画技艺高超的人。也用来形容技艺精湛、工作出色的人。

取势(qǔ shì)的意思:取得有利的形势或位置。

渭曲(wèi qǔ)的意思:指渭河两岸的曲线地带,引申为局势复杂多变、难以预料的情况。

无本(wú běn)的意思:没有资本、没有本钱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注释
枯缠藤:干枯且缠绕在一起的藤蔓。
重欹雪:厚重的雪使得(树枝)倾斜。
渭曲:渭水河湾,代指相遇的地点。
湘江别:在湘江边告别,象征离别。
不是从来:并非自始至终。
无本根:没有根基,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来源。
画工:画家,绘画的人。
取势:为了画面的构图或意境而采取的姿态或布局。
教摧折:故意表现成好像被折断的样子。
翻译
干枯的藤蔓缠绕着,厚积的雪压弯了枝条,在渭水河湾相遇,在湘江边离别。
并非它们从来就没有根基,只是画家为了构图的需要,故意描绘成仿佛被折断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壁画折竹杂言》。诗中通过对枯藤、重雪和湘江别离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枯缠藤,重欹雪,渭曲逢,湘江别。"

这里通过对枯藤、重雪和湘江的生动形象描绘,营造出一个清幽而又略带忧伤的情境。诗人似乎在感慨于自然界中万物皆有离合,而这些景致也常常成为诗人情感寄托。

"不是从来无本根,画工取势教摧折。"

这两句则转向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诗人指出,即便是最精妙的艺术创造,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和传统,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这里,“摧折”可以理解为画家在取材时对自然景象进行选择性地提炼和再创作,既有摧残也有构建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观点。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题乐天不能忘情图二首·其二

青衫憔悴老江州,放逐归来万事休。

止有醉吟情未减,又翻新样柳枝愁。

(0)

游琼华岛四首·其三

玉树歌声绕北虚,朔风吹恨入南都。

六鳌不戴三山去,留与都人泣鼎湖。

(0)

桃花菊

泪洒明妃寄露葩,换根非为贮丹砂。

黄轻白碎空多种,碧烂红鲜自一家。

骚客赋诗怜晚节,野人修谱是头花。

九秋霜露无情甚,时约行云护彩霞。

(0)

雨中与诸公会饮市楼

每恨人生会合难,兴来一醉尽君欢。

雨沾翠佩帘花细,酒凸金杯饮兴宽。

《胡旋》舞低翻翠袖,串珠喉稳怯春寒。

朝来酒醒蓬窗下,依旧春风苜蓿盘。

(0)

披襟

凉风东北来,荡尽中夜热。

起视河汉星,微云淡明灭。

(0)

望舍弟消息

忆弟居穰县,嗟予宦建阳。

三书曾未报,一别谩相望。

喜信占晨鹊,清吟梦夜床。

残年能几许,长与汝参商。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