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侔(bù móu)的意思:不相上下,不分高低。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箪食(dān sì)的意思:指简朴的饭食和饮料。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赋禄(fù lù)的意思:赋予高官厚禄
古远(gǔ yuǎn)的意思:古老而遥远。
怀旧(huái jiù)的意思:怀念过去的时光或人物。
几经(jǐ jīng)的意思:经历了数次的变化、转折或困难。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旧事(jiù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时的消息。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奴婢(nú bì)的意思:指被人奴役、压迫的人。
人怀(rén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情感等。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疏道(shū dào)的意思:疏道是指通过疏通道路或解决障碍来打通交通或沟通的意思。
书架(shū jià)的意思:指人的头发稀疏。
远人(yuǎn rén)的意思:指离自己远的人。
短檠灯(duǎn qíng dēng)的意思:指夜间疏导交通的灯光设备。
- 注释
- 短檠:简陋的灯。
灯火:灯火。
几经秋:度过多个秋天。
古远:古老。
人疏:人情疏远。
道不侔:风俗不同。
诗书架:堆积如山的书籍。
三万:极言数量多。
不如:比不上。
奴婢橘千头:成千上万的橘子。
颜回:孔子弟子,以贫而乐著称。
赋禄:俸禄。
唯箪食:仅够粗茶淡饭。
林类:古代隐士。
破裘:破旧的皮衣。
老人:老者。
怀旧事:怀念过去的事情。
梦中:在梦中。
吹笛:吹笛声。
能不:还能否。
- 翻译
- 简陋的灯下度过了多少个秋天,古老的风俗人情已不同往昔。
虽然有堆积如山的书籍,却比不上拥有成千上万的橘子实用。
颜回的俸禄仅够粗茶淡饭,林类在春天也穿着破旧的皮衣。
听说老人们怀念过去的事情,梦中吹笛的声音是否还能响起。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怀旧情怀的五言绝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贫富差距和个人境遇的反思,抒写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短檠灯火几经秋”,以季节更迭引出时间流逝,暗示岁月匆匆。
“古远人疏道不侔”,表达了时光荏苒,往昔繁华已成过眼云烟,现实中的冷清与孤寂。
“可惜诗书架三万,不如奴婢橘千头”,则是对物质富裕与精神贫瘠的强烈反差感受。即便拥有大量的藏书,也不及一位侍女手中所持的几株橘树来得自然和真实。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度追求物质而忽略内心修养的批评。
“颜回赋禄唯箪食”,引用孔子的高徒颜回生活简朴,仅以一箪之食为满足,表现了对古代贤者简约自守的赞美。
“林类当春亦破裘”,则是说即便是在春天温暖的季节,林下仍有破旧的衣衫,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接受与尊重。
最后,“见说老人怀旧事,梦中吹笛更能不”,通过老人的怀旧和梦中的笛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这里的“更能不”蕴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以及个人境遇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怀旧情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伯兄兼问子文·其二
壮志当年欲请缨,孤踪今日尚飘萍。
尘埃易染羁容黑,气义难邀俗眼青。
冯客剑寒长自击,伯牙弦古欲谁听。
风云勇胆驰燕塞,社稷丹心望汉庭。
思入鹡原愁四散,梦驰莺谷涕双零。
客悰愿托诗情见,吟尽清宵卒未醒。
送徐望之郎中提举舒州灵仙观
江濒远别几秋萤,汴曲相逢眼更青。
予志自能同豹变,弋人安得望鸿冥。
风流绿蚁千钟酒,香火黄庭一卷经。
祇恐诸公还荐鹗,未容轻去老岩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