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贫(ān pín)的意思:安于贫困,满足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尘俗(chén sú)的意思:指世俗纷扰、繁琐的事物或生活。
大运(dà yùn)的意思:指好运气、顺利发展的时期或时机。
典籍(diǎn jí)的意思:指经典的书籍,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著作。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寡欲(guǎ yù)的意思:指一个人对物质财富和欲望的追求不多,不贪婪。
徼福(jiǎo fú)的意思:指通过勉强达到的福分,形容得来不易或权宜之计。
粝食(lì shí)的意思:指简单的、粗糙的食物。
明训(míng xùn)的意思:明确的教诲或忠告
默默(mò mò)的意思:默默指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默默地做某事,不声张,不出声。
蓬门(péng mén)的意思:指草屋的门,比喻贫苦的家庭。
穷巷(qióng xiàng)的意思:指贫穷的巷子或街道,也用来比喻境况困顿、贫困潦倒。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圣哲(shèng zhé)的意思:圣人的智慧和见解
讨论(tǎo lùn)的意思:指多人就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交流、辩论和探讨。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有明(yǒu míng)的意思:有明指的是有能力、有才智、有见识,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诗人居住在僻静的巷子里,远离尘世的喧嚣,摒弃了世俗的纷扰。他穿着简朴的粗衣,饮食粗粝,生活简朴,这反映了他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
“穷巷屏人迹,不为尘俗混”,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选择独居于荒僻之地,远离人群,不被世俗所染,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独立精神的追求。
“粗衣与粝食,寡欲中鲜吝”,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他穿着粗糙的衣服,吃着粗粝的食物,但内心却无丝毫的吝啬和不满,这表明了他对物质的淡漠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徼福非所希,安贫乃吾分”,诗人明确表示自己并不追求世俗的福禄,而是安于贫困,这是他的本分所在。这种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体现了他的豁达和坚韧。
“典籍时讨论,圣哲有明训”,诗人时常阅读经典书籍,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诲。这不仅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也使他能够从古代圣贤的智慧中获得指导和启示。
“兀兀坐蓬门,默默观大运”,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简陋的门户前,默默地观察着世间的大势和变化。这既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通过这样的行为,诗人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平静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四丙辰中秋定王台即席饯富次律
凉入三湘,秋气爽、江澄沙白。
人欲去、离愁黯黯,莫留行色。
盍在中朝陪鹓鹭,暂来南楚分风月。
与元枢、鹗荐共扶摇,朝天阙。皇华使,和戎策。
西府赞,中兴业。有缁衣同美,武公勋烈。
樯燕已知添别意,骊驹谁为歌新阕。
恨此情、如月过中秋,圆还缺。
古梅
幽栖地僻经过少,花径不曾缘客扫。
积雪飞霜此夜寒,不知明月为谁好。
公来肯访浣花老,但话宿昔伤怀抱。
忽忆两京梅发时,巡檐索共梅花笑。
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