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深湖墅晓,窗外一庭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骨(bìng gǔ)的意思:指人体某个部位的病变,比喻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腐败或疾病。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愁肠(chóu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忧愁、痛苦。
故意(gù yì)的意思:
[释义]
(副)特意,有意,存心(有意识地那样做)。
[构成]
动宾式:故|意
[例句]
他故意把声音提高;好引起大家的注意。(作状语)他不是故意不理你;是没有看见你。(作状语)
[同义]
蓄意、有意、有心孤衾(gū qīn)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床席,比喻夫妻分离或感情疏远。
寒更(hán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时分读书学习。也泛指夜晚时分做事、努力工作。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静听(jìng tīng)的意思:安静地聆听。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 鉴赏
这首《冬夜不眠》由清代诗人蔡德晋所作,描绘了冬夜中难以入眠的凄凉景象,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好梦偏教短”,开篇即点明主题,好梦总是短暂,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接着,“寒更故意长”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寒冷的夜晚延长,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孤衾涵病骨,残月印愁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孤零零的被褥包裹着病弱的身体,而残缺的月亮映照在心中,仿佛是愁绪的象征,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忧伤。
“静听鸡鸣杙,时惊犬吠廊。”鸡鸣声和犬吠声打破了寂静的夜晚,却也带来了更多的不安与警觉,似乎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但此时的主人公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
最后,“坐深湖墅晓,窗外一庭霜。”描述了主人公在深夜中独坐湖边别墅,清晨的霜花覆盖了庭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也暗示了主人公心境的冷寂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冬夜不眠的场景与人物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孤独、寂寞和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选冠子
袅袅芙蕖,平铺断港,路入锦云处。
香浮绿水,浪卷晴舟,宛在翠红香里。
湘妃馀酣未醒,拥盖藏羞,含娇欲语。
想淩波尘远,遥鸣佩,风飘艳绮。
望中宛似若耶溪,隔水只欠,小艇采莲女。
最怜芳意,佳藕难寻,肠断寸丝千缕。
叶老房空,漫嗟此际,一点春心更苦。
且休歌水调,恐惊起,文鸳双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