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床(bǐ chuáng)的意思:指书桌或书案。也用来形容写作的工作环境或条件。
丹鼎(dān dǐng)的意思:指古代帝王所用的红色大鼎,也用来形容官职高而且权力大。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康强(kāng qiáng)的意思:健康而强壮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幸有(xìng yǒu)的意思:幸运地拥有
真实(zhēn shí)的意思:真实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
- 注释
- 灵光:内心的光芒或希望。
天乎:老天爷。
作么:为何。
亡:消亡。
真实:真诚不虚假。
病里:在疾病中。
康强:健康坚强。
和气:温和的气息。
丹鼎:炼丹的炉子,象征修炼或生活。
清尘:洁净的尘埃。
笔床:书桌。
溪山:山水景色。
呈秀:展现秀美。
风露:清风冷露。
凄凉:冷清、悲凉。
- 翻译
- 幸好内心仍有光芒,为何老天要让我如此消亡。
我生来就最真实,即使病中也坚韧强壮。
温和的气息留在炼丹炉旁,清尘凝聚在书桌之上。
在那溪水山峦间尽显秀美,清风冷露却带来丝丝凄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挽汪约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活态度的体现。
“幸有灵光在,天乎作么亡。”这里,“灵光”指的是诗人的精神状态或是某种艺术创造的灵感。诗人感到幸运,因为即使面临困境,这份灵光依旧存在,不会消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坚守和不朽信念的肯定。
“生来最真实,病里亦康强。”这两句强调了生活中的真诚与坚韧。尽管在疾病中,诗人的精神依然保持着一种真实无伪的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如同药石一般,有助于恢复健康。
“和气留丹鼎,清尘凝笔床。”这里,“和气”可能是指平和的心态或是艺术创作时的情感投入。诗人通过这种心态在炼丹炉(丹鼎)中留下了自己的精神印记,而“清尘凝笔床”则表明诗人的思考和写作如同尘埃落定,变得清晰而有序。
“溪山呈秀处,风露悄凄凉。”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的画面。诗人在这种宁静美丽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清冷气息和湿润的风露,这种氛围为他的内心世界增添了一抹宁谧与深远。
总体而言,王柏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精神坚守、生活真实以及艺术创造的重视。同时,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依旧保持着平和心态及创作灵感的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黄门经载使云贵
峥嵘双阙中霄起,谏垣近在红云里。
元气潜随北斗移,龙司出内虞廷理。
地分清切须英豪,遐想虞廷梦亦劳。
簪缨于我诚何有,却恐言高位不高。
同年磊落张经载,封事频投心欲惫。
弘恭恻目惮更生,潞公敛衽钦唐介。
世道明须我辈扶,当机缘底太模糊。
轻裘骏马长安道,合有人间大丈夫。
如君夙夜宜青琐,春风忽泛湖南舸。
黯薄淮阳计不疏,褒求金马谋全左。
也知今日重安边,边务惟应足食先。
要令万灶貔貅饱,须杜千仓雀鼠穿。
青袍拂曙辞金殿,出门步步频留恋。
已料先声动五溪,即看行色摇芳甸。
日暖官河柳絮飞,清尊欲尽思依依。
往来万里多闻见,奏草能令在外稀。
《送张黄门经载使云贵》【明·罗钦顺】峥嵘双阙中霄起,谏垣近在红云里。元气潜随北斗移,龙司出内虞廷理。地分清切须英豪,遐想虞廷梦亦劳。簪缨于我诚何有,却恐言高位不高。同年磊落张经载,封事频投心欲惫。弘恭恻目惮更生,潞公敛衽钦唐介。世道明须我辈扶,当机缘底太模糊。轻裘骏马长安道,合有人间大丈夫。如君夙夜宜青琐,春风忽泛湖南舸。黯薄淮阳计不疏,褒求金马谋全左。也知今日重安边,边务惟应足食先。要令万灶貔貅饱,须杜千仓雀鼠穿。青袍拂曙辞金殿,出门步步频留恋。已料先声动五溪,即看行色摇芳甸。日暖官河柳絮飞,清尊欲尽思依依。往来万里多闻见,奏草能令在外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9267c6999a5f8e8267.html
封淑人卞氏挽章
樛木阴正繁,采蘋人已远。
空馀桃李花,不辨春深浅。
忆昔菟裘成,君子悬舆返。
久劳欣共逸,相对日三饭。
杂佩出房清,朱弦送声缓。
每怜尊酒深,未觉年华晚。
儿女情所钟,垂老尤缱绻。
死丧忽相继,肝肠成寸断。
一疾遂不支,百年何曾满。
皓首失同心,老泪盈双眼。
翩翩丹旐扬,望望牛眠坂。
惨淡悲风生,凄凉蒿里挽。
玄堂閟周翣,贞石蟠秦篆。
冠帔不俱藏,春秋时一展。
冯公夙勤业雅志存孔周高才不获展皮里馀阳秋归来守衡茅心田尽平畴世人知者寡苍天亦知否食报谅在后卒岁仍优游
南华发高论,吾昔闻庄周。
朝菌无晦朔,灵椿八千秋。
尘世一梦幻,彭殇杳难畴。
达生贵及蚤,君已洞此否。
往者亦已矣,且复同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