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隋 炀 帝 宋 /卫 宗 武 方 其 为 储 贰 ,用 智 固 已 谲 。及 夫 据 大 器 ,为 谋 抑 何 逆 。龙 舟 及 凤 {榻 木 换 舟 },无 岁 不 游 适 。离 宫 与 别 殿 ,快 意 事 淫 佚 。置 酒 燕 要 荒 ,会 者 三 十 国 。紫 舌 与 黄 支 ,无 所 不 臣 服 。亲 驾 两 征 辽 ,方 且 肆 穷 黩 。群 盗 遂 蜂 起 ,土 地 日 紧 蹙 。惛 犹 不 知 悟 ,愎 谏 辄 诛 戮 。肘 腋 俄 变 生 ,兵 刃 交 于 目 。不 肖 孰 甚 焉 ,身 亡 而 国 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愎谏(bì jiàn)的意思:固执地劝谏上级或长辈。
别殿(bié diàn)的意思:指别人的宫殿,比喻别人的官位或地位。
兵刃(bīng rèn)的意思:指刀剑等武器,也泛指战争、军事力量。
不肖(bù xiào)的意思:指没有孝心、没有品德的人。
不臣(bù chén)的意思:不忠诚、不效忠
臣服(chén fú)的意思:指臣子顺从君主,表示对权威或强大力量的服从和顺从。
储贰(chǔ èr)的意思:指储存财物或物品的数量非常多。
大器(dà q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潜力较大,需要时间和努力才能充分发展和展现出来。
地日(dì rì)的意思:指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或落下的景象。
方且(fāng qiě)的意思:表示暂且、暂时、暂且如此。
蜂起(fēng qǐ)的意思:指群众起来反抗压迫、争取自由或权益的行动。
及夫(jí fū)的意思:指能力强、有才干的人。
酒燕(jiǔ yàn)的意思:形容饮酒后的欢乐和畅快。
快意(kuài yì)的意思:快乐满意的心情。
离宫(lí gōng)的意思:指皇帝以外的宫殿,也用来比喻离开权力中心的地方。
龙舟(lóng zhōu)的意思:指龙舟竞赛,也比喻团结协作、同心同德。
亲驾(qīn jià)的意思:亲自驾驶车辆,形容主动亲自去做某事。
穷黩(qióng dú)的意思:形容贫穷到极点。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身亡(shēn wáng)的意思:指人死亡。
十国(shí guó)的意思:指分裂的国家或地区。
土地(tǔ dì)的意思:指地面、土壤,也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土地资源。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岁(wú suì)的意思:没有年岁的,永葆青春的
要荒(yào huāng)的意思:形容情况非常危险或艰难。
用智(yòng zhì)的意思:运用智慧、智力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游适(yóu shì)的意思:自由自在地适应环境,随遇而安。
置酒(zhì jiǔ)的意思:设宴款待,举办酒宴。
肘腋(zhǒu yè)的意思:肘腋是指胳膊弯曲时的内侧,也用来形容亲近的关系或密切的朋友。
诛戮(zhū lù)的意思:指残忍地杀戮、屠杀。
紫舌(zǐ shé)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刻薄、毒舌,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恶劣口才或尖酸刻薄的言辞。
- 注释
- 储贰:太子。
谲:诡诈。
大器:权力高位。
逆:悖逆。
淫佚:过度放纵,淫乐。
燕:宴请。
荒:远方异族。
紫舌:古代东方的国家名。
黄支:古代南方的国家名。
辽:古代中国东北地区。
惛:昏庸。
愎谏:刚愎自用,拒绝忠告。
肘腋:比喻身边的重要位置。
兵刃交于目:形容战乱频繁。
身亡而国覆:指君主死亡,国家随之崩溃。
- 翻译
- 当他还是储君时,智慧已显诡诈。
等到他掌握大权,谋划手段何其悖逆。
龙舟凤驾游宴无常,每年皆享乐无度。
离宫别殿中纵情享乐,实为放纵逸乐之事。
设宴招待四方异族,参与的国家多达三十。
各方势力纷纷臣服,包括紫舌、黄支等。
他亲自领兵征讨辽地,穷兵黩武无所不用。
于是盗贼四起,领土日渐缩小。
然而他昏庸不悟,拒绝忠言必遭杀戮。
危机突然在身边滋生,刀剑相向,战乱频发。
他的不肖行为无人能及,最终身死国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统治者荒淫无道、穷奢极欲的生活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灾难。开篇即批评统治者的贪婪与愚蠢,通过“方其为储贰”和“及夫据大器”,揭示了统治者利用手中的权力为私欲服务的行为。接着,“龙舟及凤车,无岁不游适”形象地描绘出统治者的奢侈生活,频繁进行的游乐活动显示了一种对国家和民众利益漠不关心的态度。
“离宫与别殿,快意事淫佚”则进一步深化了统治者私欲泛滥、沉迷于个人享乐之中的形象。诗中还提到“置酒燕要荒,会者三十国”,表明统治者的奢侈和贪婪已经到了影响国家安危的地步,不仅自己沉溺其中,还拉拢了其他国家的参与。
通过“紫舌与黄支,无所不臣服”一句,可以感受到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和扩张,试图将一切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然而,这种野心勃勃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亲驾两征辽,方且肆穷黩”的后果,即频繁发动战争,耗费国力,最终导致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
“群盗遂蜂起,土地日以蹙”一句,揭示了统治者的错误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严峻后果。诗中还批评统治者对忠言直谏的态度,“惛犹不知悟,愎谏辄诛戮”显示出统治者对不同意见的残酷镇压。
最后,“肘腋俄变生,兵刃交于目”预示着内忧外患,国家处于存亡之际。而“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国覆”则是对统治者最终下场的悲哀总结,统治者的错误导致了个人的灭亡,也葬送了整个国家。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批评,展现了一幅贪婪、荒淫、野心勃勃的统治者引发的灾难连环的历史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