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老应相贺,知君不下堂。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汶 上 王 明 府 之 任 唐 /方 干 何 时 到 故 乡 ,归 去 佩 铜 章 。亲 友 移 家 尽 ,闾 阎 百 战 伤 。背 关 余 草 木 ,出 塞 足 风 霜 。遗 老 应 相 贺 ,知 君 不 下 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闾阎(lǘ yá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贪婪残暴的行为。
佩铜(pèi tó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
亲友(qīn yǒu)的意思:亲人和朋友
铜章(tóng zhāng)的意思:指官职的任命或授勋。
下堂(xià táng)的意思:指下台、退下,表示官员离开官场或辞去职务。
移家(yí jiā)的意思:搬迁家庭住所
- 注释
- 何时:什么时候。
到:到达。
故乡:自己的出生地或长期居住的家乡。
归去:返回。
佩:佩戴。
铜章:古代官员佩戴的铜质官印。
亲友:亲戚朋友。
移家:搬家,迁徙。
尽:几乎都,大部分。
闾阎:指平民居住的地区,此处泛指家乡。
百战:形容战争频繁。
伤:受到伤害,这里指破坏、损伤。
背关:离开关卡,指离开边关要塞。
草木:指自然景观,象征荒凉。
出塞:出边塞,指远行至边疆地区。
足:充满。
风霜:风和霜,比喻旅途的艰难与辛苦。
遗老:经历战乱仍幸存的老者。
应:应该。
相贺:互相祝贺。
知君:知道您。
不下堂:不出门,比喻处理政务高效率或地位尊崇。
- 翻译
- 何时才能回到故乡,荣耀归乡佩戴上铜质官印。
亲朋好友大多搬迁离散,街巷历经无数战乱满目疮痍。
离开关卡只见枯草树木,出塞之路更添风霜之苦。
家乡的老人定会庆贺,知道您无需出门便能处理政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友离别的不舍。"何时到故乡,归去佩铜章"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家乡,但却带着官职的标志——铜章,这可能意味着诗人的身份与责任使其无法轻易返回。"亲友移家尽,闾阎百战伤"则展示了一种战争的氛围,亲朋好友四散,家园破碎,门槛(闾阎)遭受了无数次的战斗创伤。
接下来的两句"背关馀草木,出塞足风霜"描绘了诗人背离关塞时的情景,可能是指边疆的关隘,那里的草木凄凉,诗人的足迹踏遍了寒冷的风和霜雪,这些自然元素加深了诗中对远行者孤独与艰辛的描绘。
最后两句"遗老应相贺,知君不下堂"则是对一位年迈的长者(遗老)的赞誉,可能是在表达对这位老者的敬意,因为他虽已年迈,但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肯轻易下堂休息。这里的“相贺”意味着互相庆贺或祝福,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和遗老之间的情谊。
整首诗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对亲友的牵挂,以及对坚守岗位者的敬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乐天请裴令公开春加宴
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
二室烟霞成步障,三川风物是家园。
晨窥苑树韶光动,晚度河桥春思繁。
弦管常调客常满,但逢花处即开樽。
赠刘景擢第
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
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