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塔(bǎo tǎ)的意思:宝塔是指古代寺庙或宫殿中的高塔,也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博大的智慧。
尺牍(chǐ dú)的意思:指书信、文书。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目识(mù zhì)的意思:指眼力高,能够辨别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伪本(wěi běn)的意思:指假冒的、伪造的书籍或文件。
我所(wǒ suǒ)的意思:我所,指的是自己所拥有或所经历的事物或情况。
珍藏(zhēn cáng)的意思:珍惜、保藏
真面目(zhēn miàn mù)的意思:真实的面貌或真正的本性
- 鉴赏
这首诗《法帖》是清代金朝觐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书法作品的鉴赏与珍藏之情。诗中提到有人新集鲁公(指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并将其尺牍视为珍宝,而诗人自己却未能拥有。接着,诗人指出市面上充斥着伪本的“多宝塔”帖,而真正的颜体书法则如同庐山一般,清晰明了,易于辨识。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鉴赏能力,也反映了他对真迹的渴望和对伪作的警惕。通过比喻和对比手法,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书法作品真伪的判断标准,以及对艺术珍品的尊重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