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以石舟戏于池》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儿 童 以 石 舟 戏 于 池 宋 /陈 著 浮 生 已 付 四 宜 休 ,老 病 光 阴 黄 叶 秋 。底 用 燕 嬉 居 画 舫 ,何 妨 飘 忽 悟 虚 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画舫(huà f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艺超群,出众。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飘忽(piāo hū)的意思:形容人的思想、行为不稳定,容易变化。
虚舟(xū zhōu)的意思:比喻空洞无物的言辞或虚假的行为。
燕嬉(yàn xī)的意思:指燕子在空中飞翔嬉戏的情景,比喻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
阴黄(yīn huáng)的意思:指脸色或气色不好,呈现出苍白或发黄的状态。
- 注释
- 浮生:一生。
已:已经。
付:给予,付出。
四宜:四样适宜之事(指安逸生活)。
休:停止,休息。
老病:年老多病。
光阴:时光。
黄叶秋:秋天的黄叶,象征衰老。
底用:何须,何必。
燕嬉:燕子嬉戏。
居:处在。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飘忽:随意,飘荡。
悟:领悟,认识到。
虚舟:空灵的舟,比喻超脱的心境。
- 翻译
- 一生忙碌已足够安享,年迈体衰岁月如秋黄叶。
又何必在华丽的画舫中嬉戏,不如随性自在如同虚无之舟。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儿童以石舟戏于池》,作者是宋代诗人陈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老病之态的感慨。"浮生已付四宜休",意指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应适当地放下一切,享受当下;"老病光阴黄叶秋"描绘了年老体衰,时光如秋天的黄叶般凋零的景象。接下来的"底用燕嬉居画舫",诗人以燕子戏水比喻儿童的无忧无虑,而自己则更倾向于像虚舟一样随波逐流,超脱于世俗的欢乐之外。整首诗寓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