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惨淡(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象、气氛、前景等非常凄凉、无望。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樊笼(fán lóng)的意思:指束缚人的环境或条件,比喻限制人自由发展的环境或条件。
过从(guò cóng)的意思:相处、交往。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酒兵(jiǔ bīng)的意思:指以酒为武器,善于用酒来消除烦恼或解决问题的人。
门谢(mén xiè)的意思:指拜访时因主人不在家而门外谢绝进入。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琼蕊(qióng ruǐ)的意思:指最美好、最精华的部分。
无愁(wú chóu)的意思:没有烦恼、无忧无虑
谢客(xiè kè)的意思:指迎接客人或送别客人。
胸次(xiōng cì)的意思:指胸怀、气度。
修篁(xiū huáng)的意思:修剪竹子。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 翻译
- 我常常紧闭门户谢绝访客,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旁,面对青天。
忽然间,我欣喜地看到无数竹枝绽放出洁白的花蕊,如同成千上万的白鹤挣脱了囚笼飞出。
前几天,我和你在这里徘徊良久,那时我心中诗句酝酿,情绪低落。
我的内心本就没有忧愁可以承载,为何还要拼命借酒浇愁呢?
- 注释
- 闭门:关门谢客。
修篁:高大的竹子。
傲碧空:傲视蓝天。
琼蕊:洁白的花蕊。
樊笼:囚笼,比喻束缚。
徘徊:来回走动,此处指思考。
惨淡:阴郁、低落。
胸次:胸中,内心。
愁可著:忧愁可以承载。
酒兵:借指酒,酒能消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名为《再和(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闭门谢客少过从,独倚修篁傲碧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拒绝,他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独自一人倚靠在竹林中,面对着那一片清澈如碧空的自然景致,心中充满傲然之情。
"忽喜千条发琼蕊,纷如万鹤出樊笼。"
诗人突然感到快乐,因为看到许多细小的溪流像珍贵的琼瑶一般涌现,而那些溪水又像是成群结队的鹤类从密封的笼中飞跃而出。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的喜悦心情。
"与君前日徘徊久,得句悬知惨淡中。"
这句话表明诗人曾与朋友在某个地方徘徊很长时间,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感慨,或许是对人生、世事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就像悬挂着的文字,透露出一种淡然中的哀愁。
"胸次本无愁可著,何为苦要酒兵攻。"
诗人的内心原本没有什么忧愁可以寄托,但却被世俗的纷争所困扰,这里“酒兵”可能是比喻,用来形容那些不必要的烦恼和斗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淡泊明志、不为世事所扰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雪
先生屋小如宛丘,岁晏苦听风声愁。
一宵风息得安寐,同云已阁低檐头。
晓来重衾足不热,却怪纸窗明太澈。
小童狂喜排闼来,报道空庭已堆雪。
撒盐飞絮犹纷纷,隔却一纸无声闻。
反披羊裘洞扉立,心目照曜寒无垠。
此时兴发睡魔去,今年见雪此初度。
倾囊只合市村醪,炙砚还应遣长句。
微哦忽忽思前游,丙戌岁暮吴陵舟。
压篷大雪苦无饮,至今典却相如裘。
回头此景如电掣,其间聚散复一瞥。
范阳公子诗中豪,白战何曾持寸铁。
此雪应让燕山多,击筑故人悲且歌。
寒夜谁来剡溪访,乘兴欲往将如何。
将如何,雪不止。
随风飘扬低复起,散入千村万村里。
山僧执帚仰看天,昨夜厨空已无米。
《晓雪》【清·黄景仁】先生屋小如宛丘,岁晏苦听风声愁。一宵风息得安寐,同云已阁低檐头。晓来重衾足不热,却怪纸窗明太澈。小童狂喜排闼来,报道空庭已堆雪。撒盐飞絮犹纷纷,隔却一纸无声闻。反披羊裘洞扉立,心目照曜寒无垠。此时兴发睡魔去,今年见雪此初度。倾囊只合市村醪,炙砚还应遣长句。微哦忽忽思前游,丙戌岁暮吴陵舟。压篷大雪苦无饮,至今典却相如裘。回头此景如电掣,其间聚散复一瞥。范阳公子诗中豪,白战何曾持寸铁。此雪应让燕山多,击筑故人悲且歌。寒夜谁来剡溪访,乘兴欲往将如何。将如何,雪不止。随风飘扬低复起,散入千村万村里。山僧执帚仰看天,昨夜厨空已无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9267c6714666648281.html
满江红.追和沈石田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手敕勒石夏侯桥,沈润卿掘地得之,丐诸名公题咏
当日昏庸,委飞建、中兴致绩。
何须信、谗谋害正,妄加罗织。
致使忠臣蒙显戮,反将憸士称良弼。
把贞邪、颠倒乱朝纲,冤沉黑。也屡谏,求和失。
也屡辩,战征得。想天心厌宋,使伊卖国。
唾手君亲仇莫复,誓心天地功难立。
纵遗留、手敕至今传,嗟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