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条》
《柳条》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柳条不已总是牵肠

历乱飞絮氤氲更作香。

无情萍藻有意鸳鸯

攀折那能去,依依此夕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已(bù yǐ)的意思:不断地,不停地

飞絮(fēi xù)的意思:指风吹动柳树或榆树时,树上的絮子像雪花一样飞舞的景象。比喻事物繁多、纷乱不堪。

历乱(lì luàn)的意思:历史经历的混乱和动荡。

柳条(liǔ tiá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柔软、弯曲、富有弹性。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攀折(pān zhé)的意思:攀爬和折断。

萍藻(píng zǎo)的意思: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各种身份、地位、职业等。也用来形容社会中各种不同的人群。

牵肠(qiān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悲伤、痛苦、忧虑,如同胸中的肠子被牵扯一般。

条长(tiáo cháng)的意思:指事物的长度长,也可用来形容时间长。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鉴赏

这首诗以柳条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感受。诗中通过描绘柳条的形态和特性,寓含了情感的细腻变化。

首句“柳条长不已”,开篇即点出柳条的生长特性,长而不断,引出下文对离别之情的铺垫。接着,“总是欲牵肠”一句,将柳条拟人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如同柳条牵动心肠一般。

“历乱还飞絮,氤氲更作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柳树在春日里的景象。柳絮纷飞,香气弥漫,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思绪飘荡,情感如花香般浓郁。

“无情化萍藻,有意拂鸳鸯”则运用对比手法,将柳条比作无情的水藻,却有意地拂过鸳鸯,寓意着即使面对无情的现实,诗人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爱情的执着。

最后,“攀折那能去,依依此夕汤”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离别时刻的不舍。攀折柳条象征着离别,但即使如此,诗人的心依旧依恋不舍,如同这汤汤流水,绵延不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别许叔开胡彦道并呈曾正中

连天风雪滞行舟,更为亲朋一日留。

搜索新诗供大笑,旋沽浊酒洗离愁。

江横水馆渔村静,山锁僧房茅舍幽。

抖擞三年尘土梦,片帆西上玉溪头。

(0)

送合州青阳道人

灵元一点结胎胞,识取阴阳气象交。

具体无过乾六画,施功全自震初爻。

玉池金室归真境,紫府丹台近乐郊。

更有些儿玄牝物,青城山顶约诛茅。

(0)

石尉归杭·其一

吴越青山日日潮,鱼龙出没浪花骄。

乾坤莽荡盘今古,贤否交驰迫市朝。

我有诗书心自得,人无风月意难消。

三年尉满归天路,柳色争春梅未飘。

(0)

折南豅早梅送周国正

送客逢花小棹飞,折来谁与岁寒期。

老身不忍看千树,明眼须容荐一枝。

意象春融知玩索,咏歌物妙想舒迟。

孤高比玉人之德,公岂寻香逐色思。

(0)

赠王理曹

行遍山巅与水涯,南游何地说中华。

故人又见君三世,薄宦休论我一家。

邂逅薰香因把酒,从容附火试煎茶。

典刑文显谁能信,搔首疏梅看雪花。

(0)

携秉垓千散步

湿云收动碧山空,松叶桐花日影中。

开尽一轩无曲折,扫除三径有幽通。

耘耔不厌农田雨,流憩居多野水风。

解断浮航尘迹少,苇间何地觅渔翁。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