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蓝关拥马图》
《题蓝关拥马图》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老凤孤鸣骇豕羵,元和无复别莸熏。

山堆碧玉前当马,天设琼林送君

精魄已开衡岳障,化机将变岭南云。

飘飘可是来湘子,兴丧而翁验片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而翁(ér w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年纪很大。

衡岳(héng yuè)的意思:指衡量权衡,比喻评价事物或人的好坏。

化机(huà jī)的意思:指将机械、器物变成人形,即使它们没有生命。

精魄(jīng pò)的意思:指人的精神和灵魂。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老凤(lǎo fèng)的意思:指年纪大而仍然美丽的女子。

岭南(lǐng nán)的意思: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指广东省一带的地域。

南云(ná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向南飘动,表示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琼林(qióng lín)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聚集的地方,也比喻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元和(yuán hé)的意思:指和谐的局面,各方面的事物相互协调、融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老凤孤鸣骇豕羵”这一句,诗人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与孤寂之美。接着,“元和无复别莸熏”一句,可能暗含了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某种精神或情感的失落。

“山堆碧玉前当马,天设琼林此送君”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比作碧玉,将琼林比作仙境,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寄寓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厚谊。山与马、天与琼林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空间的辽阔,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精魄已开衡岳障,化机将变岭南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同时融入了哲学思考。衡岳障可能指的是衡山,此处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屏障或阻隔;岭南云则可能是对南方气候特征的描述。这两句表达了自然力量的神秘与变化莫测,以及对生命循环、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飘飘可是来湘子,兴丧而翁验片文”两句,引用了湘子的典故,湘子是传说中的一位仙人,与道家文化紧密相关。这里的“飘飘”、“湘子”、“兴丧”、“片文”,都充满了浓厚的哲学意味和超然物外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起伏、世事兴衰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三

渊明虽中寿,雅志仍丹丘。

远矣无怀民,超然邈无俦。

奇文出纩息,岂复生死流。

我欲作九原,异世为三游。

(0)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二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

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

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

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0)

次丹元姚先生韵二首·其一

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

那于俯仰间,用此委曲情。

自怜无他肠,偶亦得此生。

悬知当去客,中有不亡存。

但恐宿缘重,每为习气昏。

似闻梅子真,近在吴市门。

未能肩拍洪,但欲目击温。

不敢叩门呼,恐作踰垣奔。

且令绍介先,徐以方便论。

(0)

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闇,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0)

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在尔,刘景文左藏和顺阇黎诗见赠,次韵答之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馀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浅紫从争发,浮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臞儒不是仙。

(0)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二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