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宾鸿(bīn hóng)的意思:指客人很多,宾客盈门。
冰华(bīng huá)的意思:形容美丽的冰晶光辉。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彩毫(cǎi háo)的意思:形容字迹工整、毫发不爽。
传烽(chuán fēng)的意思:传递烽烟信号,表示战争即将爆发。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孤臣(gū chén)的意思:指在朝廷或组织中没有得到支持或忠诚的臣子或下属。
看取(kàn qǔ)的意思:观察并取得有关信息或经验。
来庭(lái tíng)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问题或交流思想。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铜壶(tóng hú)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红,特指因害羞、生气或害怕而脸红的情况。
纨扇(wán shàn)的意思:形容女子轻盈、柔美的举止和风度。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银蟾(yín chán)的意思:指月亮。形容月亮的明亮光彩。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征衫(zhēng shān)的意思:指征兵时发给士兵的衣物,比喻被征召上战场。
中分(zhōng fēn)的意思:指将某事物分为两半或平分某物。
朱栏(zhū lán)的意思:指红色的栏杆,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答香侯》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乡的凄美画面。
首先,“秋色中分,银蟾催彻楼头晏”,开篇即以秋色和月光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银白色的月光洒在楼宇之上,时间仿佛被月光拉长,夜晚显得格外悠长。
接着,“五湖归浪隔芙蓉,徒倚朱栏遍”,诗人想象自己站在朱红色的栏杆前,眺望远方的五湖,波浪与荷花之间似乎有一层无形的隔阂,让人感到既遥远又亲近。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谁寄题诗纨扇,伏宾鸿、彩毫重见”,诗人似乎在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有人在纨扇上题诗,伏笔的鸿雁和彩色的羽毛再次浮现眼前,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远山停雪,野帐传烽,愁来庭院”,随着画面的推进,远处的山峦似乎在积雪中静止,野帐中传来烽火的声音,愁绪弥漫在庭院之中。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战争的忧虑。
“未脱征衫,一年听尽铜壶箭”,诗人穿着尚未脱下的征衣,一年的时间仿佛在铜壶滴箭声中悄然流逝,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含着对战争岁月的回忆。
最后,“锦骝成队玉关开,近息沙场战”,随着锦马成群,玉门关开启,战争似乎暂时平息。然而,“近息沙场战”中的“近”字,暗示着和平只是暂时的,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这片土地。
“不信孤臣身贱,但看取、冰华拂面”,诗人坚信自己虽为孤臣,地位卑微,但内心坚定如冰,不畏艰难。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难医白发,任说丹砂,夜凉人倦”,面对岁月的无情,诗人无法医治自己的白发,只能任凭丹砂的传说安慰自己。夜凉人倦,既是身体的疲惫,也是心灵的孤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争的忧虑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