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如谈禅,练性如练墨。
定知贫胜富,固自平为福。
俗人难与言,镜剃遗盲秃。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不暇(bù xiá)的意思:形容非常忙碌,没有空闲的时间。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宠辱(chǒng rǔ)的意思:指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的经历或遭遇。
佛场(fó chǎng)的意思:佛场意为佛教的寺庙或佛教徒修行的场所。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心灵净土或修行的地方。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固自(gù zì)的意思:自然而然,固然
寡陋(guǎ lòu)的意思:形容思想狭隘、见识浅薄。
龟毛(guī má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过于挑剔、小心翼翼,追求完美,不苟同。
结庐(jié lú)的意思:搭建房屋;建造房屋。
客长(kè cháng)的意思:指客人的年纪比主人要长。
岷峨(mín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前年(qián nián)的意思:指两年前的时间。
倾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倾斜、翻倒。
三休(sān xiū)的意思:指休息三天,暂时停止工作或活动。
三釜(sān fǔ)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做多件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少作(shǎo zuò)的意思:少做事情,少说话,保持沉默。
蛇足(shé zú)的意思:指多余的东西或无用的附加部分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俗人(sú rén)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没有见识和修养的人。
谈禅(tán chán)的意思:指讨论禅宗思想或进行禅宗修行的对话或交流。
投闲(tóu xián)的意思:指把闲暇的时间用于娱乐、消遣或放松。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一出(yī chū)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的发展突然出现,往往带有意外或出乎意料的意味。
元龙(yuán lóng)的意思:指最初的龙,比喻祖先或者开创事业的人。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着名(zhe mí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因为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成就或声誉而被广泛认可和知名。
壮心(zhuàng xīn)的意思:指雄心壮志,意志坚定,有远大抱负和决心。
箧中书(qiè zhōng shū)的意思:指在某人的箧中藏着一卷书,形容人才深藏不露,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学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对友人晁无斁的赠答之作,通过对比禅与诗、性与墨、贫与富、名与实等多重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谈诗如谈禅,练性如练墨”将诗歌创作与禅宗修行相提并论,暗示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的精神境界。接下来的“壮心悟龟毛,少作岂蛇足”,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作品的反思,认为不应过于拘泥于形式,而应追求内在精神的升华。
“平生甚元龙,未信今伯玉”两句,元龙指三国时期的陈登,伯玉则指春秋时期的孔子弟子子夏,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接着,“十年得投闲,高卧谢宠辱”描绘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纷扰,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
“定知贫胜富,固自平为福”强调了精神上的满足远胜物质财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著书着名山,会使山鬼哭”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著作流传后世,影响深远的愿望。
“结庐近三休,为米时一出”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只为生活所需偶尔外出。“犹嫌佛场选,肯问燕台筑”表明诗人对佛教场所的选择持保留态度,更倾向于自然与简朴的生活环境。
最后,“俗人难与言,镜剃遗盲秃”表达了诗人与世俗格格不入,难以找到共鸣的朋友。“前年客长安,正觅三釜粟”回忆了诗人过去在长安的生活,以及对物质需求的追求。“尘中一倾盖,爽气岷峨绿”描绘了与友人的短暂相聚,以及自然美景带来的清新感受。“别来更崎岖,寡陋嗟我独”表达了分别后的孤独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艺术、自然和自我追求的深刻理解,以及与世俗的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