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埃尘(āi chén)的意思:指微小的尘埃,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不啻(bù chì)的意思:不仅仅是,可以说是
畅怀(chàng huái)的意思:畅快地表达情感,尽情发泄心中的喜悦或愤怒。
晨炊(chén chuī)的意思:指早晨烧火做饭,也用来比喻起床、开始工作。
春流(chūn liú)的意思:春天的水流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高情(gāo qíng)的意思:指感情高尚、慷慨豪放。
海岳(hǎi yuè)的意思:形容山势高大、雄伟壮丽。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浪海(làng hǎi)的意思:比喻形势险恶或困境重重的局面。
流驶(liú shǐ)的意思:指水流奔流不息,形容水势迅猛。
门中(mén zhō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群体或行业中,处于中间地位或中心位置。
庖脍(páo kuài)的意思:指烹调美味的食物。也比喻精美的佳肴。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陶然(tá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满足的样子。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忘其(wàng qí)的意思:忘记,不再记起
秀气(xiù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外貌精致、美观。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 翻译
- 冬天残留的雪依然存在,村庄上的春天水流湍急。
风和日丽使人心情舒畅,山川间充满了秀丽的气息。
雕胡米已准备做早饭,鱼肉也已送到。
高尚的情怀如浪涌高山,短暂的人生寄托于天地之间。
君子表面的荣华富贵,其实比尘土还微不足道。
我所快乐的是简陋的门户之中,悠然自得,忘记了自身的尊贵。
- 注释
- 冬中:冬季剩余的时候。
馀雪:残留的雪。
墟上:村庄上。
风日:风和日丽的日子。
畅怀抱:使人心情舒畅。
秀气:秀丽的气质。
彫胡:一种稻谷,此处指做早餐的食材。
晨炊:早晨的炊事。
庖脍:烹饪的鱼肉。
云至:像云一样到来,形容丰富。
高情:高尚的情怀。
浪海岳:比喻情感的波澜壮阔如浪涌山岳。
浮生:短暂的人生。
寄天地:寄托于天地之间。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外簪缨:表面的荣华富贵(簪缨是古代官帽的装饰,代指官位)。
埃尘:尘土,比喻世俗的污垢。
良不啻:实在不止,非常多地。
所乐:所感到快乐的。
衡门:简陋的门户,象征简朴的生活。
陶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贵:尊贵的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雪初融、春意渐浓的山川美景。诗人借着大自然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高洁情怀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这里通过对比冬雪与春水的并存,展现了季节交替的生机。冬雪尚未完全融化,但山间已有春水潺潺,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气。”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风和日光都是自然界中最温柔、最普遍的元素,它们让人的心情变得开阔而舒畅。同时,山川之美,不仅是外在的景色,更激发了内心的秀丽与高洁。
“彫胡先晨炊,庖脍亦云至。”这里写的是早晨的生活场景,诗人可能是在描绘自己或他人的清晨活动,比如烧火做饭。这些琐碎而平凡的动作,在诗中被赋予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高尚的情感不受世俗羁绊,而是随着自然界的波澜起伏;生命如同漂泊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寻找自己的寄托。
“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这里所说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即便身处尘世,也能够保持内心的清洁,不受物欲的污染。簪缨象征着物质享乐和社会地位,而君子对于这些都能超然视之。
“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最后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自己的生活乐趣。在某个地方(这里用的是“衡门”,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环境或状态),诗人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种乐趣,使他甚至忘记了自己身处的贵族地位,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与身份的精神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怀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