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典册(diǎn cè)的意思:指记载着典章制度的册子,也指具有权威性的典籍。
端平(duān píng)的意思:指言行举止端正,平和稳定。
唤作(huàn zuò)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被称为另外一种事物或另外一个人。
谏疏(jiàn shū)的意思:指进谏的奏疏,用于形容直言敢谏的言辞。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苦口(kǔ kǒu)的意思:指艰苦的劳动或辛辣的言辞。
内庭(nèi tíng)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的事务或内部事物。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平典(píng diǎn)的意思:平典指的是平和安定的时代,也可指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
舍人(shè rén)的意思:指为了某种利益而舍弃交往多年的朋友或亲人。
晚辈(wǎn bèi)的意思:指年纪较轻或资历较浅的人,也可以指辈分比较低的人。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婴鳞(yīng lín)的意思:形容很多小动物聚集在一起,密密麻麻,数量众多。
尤苦(yóu kǔ)的意思:特别痛苦或困难
作真(zuò zhēn)的意思:做事诚实、真实,不虚伪、不做作。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内翰洪公舜俞哀诗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是一首颇具古典韵味的悼念诗。
首句“忆昔端平典册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特别是那些端正、平和的年华以及与之相关的文书记录。这里的“端平”二字不仅形容时间的美好,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理想状态。
接下来的“三麻九制笔如神”则描绘了一位文学大家或学者以其非凡的才华和深厚的知识在文书上留下的印记。这里的“三麻九制”是对古代典籍中对文章格式、篇章结构等方面严格规定的形象表达,而“笔如神”则赞美了这位学者的文笔超凡,犹如神来之笔。
第三句“内庭唤作真学士,晚辈推为老舍人”透露出诗人对这位学者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他人对其的尊崇。这里的“内庭”指的是皇宫内部,而“真学士”则是对一位真正学识渊博之人的称呼。“晚辈推为老舍人”表达了后来的人们将这位学者视作前辈中的长者,尊敬备至。
在第四句“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中,诗人描绘了这位学者临终时的言语异常珍贵和他一生中那些直言不讳、恳切进谏的情形。这里的“垂死遗言尤苦口”强调了他的最后言论之重要,而“平生谏疏最婴鳞”则形容其谏言时的态度和语言,如同婴儿初学说话时的不熟练,但却充满真诚。
末两句“建功不作于潜死,谁为君王说厚伦”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学者贡献的肯定以及他在世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这里的“建功不作于潜死”意味着他的成就并未随其去世而消逝,而是留给后人。而最后一句“谁为君王说厚伦”则表现了诗人的哀叹,希望有人能够向君主阐述这位学者对道德与法度的贡献。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和一位学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贡献的尊重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悼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乾隆癸丑中秋,陈榕溪夫子自三河遣人走京师,招湘读书官舍,且命即日束装,趁节赏月,盖下车之第七日也。距今夕乃五年矣。夫子俸满不迁,湘复留滞都门,偃蹇如故。极思来会此节,一话万端,以病新起不果。对月孤吟,惆怅无极,时嘉庆三年戊午八月十五夜·其二
宦辙还如此,羁踪那复论。
冯唐垂白首,芳草漫王孙。
一病连三月,孤斟冗半蹲。
遥知对良夜,感旧亦声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