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虚而独存,当明而隐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鼻孔(bí kǒng)的意思:指人的鼻孔,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和自负。
哆哆(duō duō)的意思:形容声音杂乱,混乱不清。
和和(hé hé)的意思:和谐、友好
磕磕(kē kē)的意思:形容行走不稳定或动作不流畅。
累垂(lèi chuí)的意思:形容劳累过度,疲倦不堪。
舌头(shé tou)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好的人。
微妙(wēi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而精致,含有微妙之处,也指事物的变化或情感的微妙差异。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朕兆(zhèn zhào)的意思:征兆,预兆
至虚(zhì xū)的意思:非常虚假、不真实
筑筑(zhù zhù)的意思:用土石等材料建造筑物。
哆哆和和(duō duō hé hé)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态度温和、和善、和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写真求赞》系列中的一篇。诗人以独特的禅宗视角描绘了修行者的内在体验。"觉之微妙,未痕朕兆"表达了禅修者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微妙至极,难以言表。"彻造化之源,据生杀之要"进一步强调了禅修者对生命本质和生死法则的领悟。
"至虚而独存,当明而隐照",禅者的心境空灵至极,虽在光明中却保持隐秘的洞察力,如同暗夜中的明灯。接下来的"筑筑磕磕兮鼻孔累垂,哆哆和和兮舌头狤獠"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描述禅者在静坐时的专注与自然状态,鼻息细微,舌头放松,仿佛与外在世界隔绝,达到了身心合一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修者的日常细节为切入点,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体现了禅宗追求的超越世俗、直指人心的修行道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